...

從電影《似曾相識》,帶你探尋原著的奇幻源頭

發布日期:2024 年 3 月 12 日
文章分類:,
作者:高等遊民

2024的金馬奇幻影展將在4月推出多部經典老片,其中一部經典,就是1980年電影史上的經典《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這部時空穿越的愛情故事,雖然在當年剛上映時並不賣座,卻在日後深受觀眾喜愛。以下我們淺談電影《似曾相識》的劇情概要、製作背後的故事、原著作者的來歷,以及這部電影成為經典的過程。讓小蜜蜂帶你一起看看《似曾相識》背後的故事與魅力吧!

《似曾相識》電影劇情概要

《似曾相識》是一部浪漫的悲劇電影,男主角理查(Richard Collier)在參加大學畢業聚會時,遇見了一位神秘老婦人,並得到了她贈送的一個古董懷錶。八年後,理查與女友分手後,決定前往麥克金納島度假。在那裡,他在飯店的歷史文物廳中看到了一幅年輕女子的相片,並對她深深著迷。透過多方查證,理查發現相片上的女子竟然是八年前給他懷錶的那個老婦人–伊莉(Elise McKenna),理查也開始相信他們之間,曾經有過一段相戀的經歷。

理查決定嘗試通過自我催眠回到過去,與伊莉相遇。經過多次嘗試,他終於成功回到了過去,與伊莉展開了一段美好的戀情。然而,伊莉的經紀人卻試圖阻止兩人的戀情,導致他們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儘管如此,理查和伊莉的愛情卻愈加深厚,兩人一起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然而,當理查意外地被帶回現代時,他發現自己無法再回到過去與伊莉相見。最終,理查在孤獨中度過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後時刻。在那一刻,他與伊莉的靈魂再次相聚,也結束了他們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以深情的愛情故事和充滿奇幻色彩的情節,打動了人心,成就了一部影史經典。

《似曾相識》原著作者:李察麥森

談到電影《似曾相識》的男女主角,雖然主演的男主角克里斯多佛李維(Christopher Reeve)早因扮演1980年代的《超人》而在台灣聲名大噪;而女主角珍西摩爾(Jane Seymour)在台灣也因為《荒野女醫情》一劇熱賣,在台灣已有累積不少影迷。但是,這部片幕後最大功臣還是不得不提原著作者:李察麥森(Richard Matheson)!史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曾經說過,李察麥森是他最崇拜的小說家,他是從模仿李察的奇幻作品,開始寫作生涯的。

《似曾相識》會在默默無名上映後走紅,和錄影機、有線電視科技發展有關,加上雋永配樂深入全球人心,故才能夠成為一代時光旅遊經典。

李察麥森是個很多產的奇幻小說家,而他最為人知的作品,就是這部當年沒有片商願意上映,卻在不久後成為影史不世出經典的時光愛情電影《似曾相識》。我們看多了近年來甜膩又抄襲公式的所謂「穿越浪漫劇」,幾乎已經成了讓人審美疲乏的俗套,在這個沮喪的時刻,特別會讓人想起這部簡單的《似曾相識》,簡單在哪?電影沒有炫目華麗的特效,簡潔的故事線、拍攝手法搭配雋永的配樂,淺淡地帶出讓人失魂落魄的愛情悲劇。

《似曾相識》電影原著小說的起源

《似曾相識》電影原著小說名叫《Bid Time Return》(願時間重返),當年一上市不久,就偶然被環球片場製片史蒂芬西蒙買下來,但片廠對這個小品愛情的題材毫無興趣,拍片計畫被擱置許久,進入好萊塢工業體系著名的開發地獄(Development hell)迴圈中。

等到終於有機會開拍了,原書名有「Bid」(願)這種莎士比亞時代常用的古典英文字,片廠方疑慮可能會對大眾造成疏離感。編劇麥森和法國導演吉納舒華(Jeanot Szwarc)和西蒙一起絞盡腦汁改變片名,最後是西蒙想到「Somewhere in Time」這個曠世片名!

寫這本小說的時候,其實是麥森跟家人在聖地牙哥渡假時,在一家旅館裡,麥森看到了旅館裡典藏的美國20世紀初話劇女明星莫德亞當斯(Maud Adams)的照片,竟深深迷戀上照片裡的她,便以自己當男主角,匆忙地把這個念頭寫成小說。

《似曾相識》片中的時光穿越場景,導演堅持不用任何電影特殊效果,僅靠燈光變化、溶入溶出的電影基礎剪輯技巧,就達成傳世的時光穿越景象。

或許是書名拗口的關係?這本原著小說一開始賣的並不好,史蒂芬西蒙偶而在書店翻到小說,立刻靈機一動買下翻拍版權。而麥森也在電影裡面,熱血地演了一個小角色,電影故事中,女主角在上演的舞台話劇,也確實是莫德亞當斯當年演過的劇本。

《似曾相識》電影配樂背後的故事

而因爲電影狂熱,使得片中引用的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apsodiya na temu Paganini)43號A小調24段變奏曲,連帶帶起瘋狂流行的熱潮,這全來自於配樂大師約翰巴瑞(John Barry)的點子。

約翰巴瑞當年不僅用友誼價,寫了這部電影曠世流傳的配樂,還幫小說中男主角迷戀的曲子,改成現狀。原著小說裡的男主角之曲,是麥森私自喜愛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Symphony No. 10 (Mahler),但是麥森是個奇幻作家,音樂品味詭異,完全無法配合電影的浪漫背景。不論是拉赫曼尼諾夫或者馬勒的曲子,都在電影發生時空1912年之後才完成,因此男主角跨越時空後,隨性哼出當時尚未誕生的名曲,也是電影埋下跨越時空設定的彩蛋。

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因為《似曾相識》的引用,而成為現代交響詩最為人知的樂段。

透過有線電視的加持,成就經典

但是當這部片一拍完,當年就馬上被環球電影公司冷凍起來。因為當時剛好遇上好萊塢演員工會大罷工,劇中男女主角連參與影片上映行銷的機會都沒有。後來剛好一位洛杉磯有線電視公司老闆,偶然看到了這部僅在加拿大公映的電影海報,被片中動人的愛情故事打動,立刻買下版權在有線電視播放,一播之後引起了熱烈的迴響。可以說這部片是靠著後來有線電視播放、VHS影帶販賣等等影音產品的推波助燃,才變成今日的經典。

作者李察麥森談及創作《似曾相識》的過程。

李察麥森被拍成電影的佳作頗多,是位從1960年代就開始在B級片領域奮鬥的多產作家。著名的其他作品,還包括《The Omega Man》(由卻爾登希斯頓主演的舊版電影,威爾史密斯重拍版的《我是傳奇》)、史蒂芬史匹柏未成名之前,拍攝的第一部電視電影驚悚故事《Duel》(描寫一個倒楣鬼,被一輛如鬼魅般的連結拖車追殺的公路驚悚電影,這部電視電影的成功,讓史蒂分史匹柏有機會拍了他這輩子至今最佳作品《大白鯊》)、凱文貝肯主演、大衛柯普導演的《Stir of Echoes》(靈異駭客),內容則完美融合了催眠、陰陽眼、復仇等鬼片元素,是好萊塢難得看到、非翻拍亞洲片的西式靈異片)等等。

而李察麥森的頭號粉絲史蒂芬金呢?他第一本暢銷小說,在他讀八年級時在自己家裡地下室印刷四十本,一個上午在學校裡賣出三十六本,讓他賺了九塊美金、成了暢銷作家!他自己承認,這第一本暢銷書,內容完全抄襲李察麥森幫B級片大王羅傑柯曼(Roger Corman)導演的《Pit and the Pendulum》(陷阱與鐘擺)一片編寫的故事。

2024金馬奇幻影展的獨家單元之一「影迷許願池」,今年邀來影迷敲碗已久的《新‧里見八犬傳》(Legend of the Eight Samurai, 1983)、《似曾相識》和《奔向彩虹》(The Love Affair of Rainbow, 1977)三部經典。其中日本古裝奇幻經典《新‧里見八犬傳》,由紅極一時的藥師丸博子與真田廣之主演,影展將特別放映4K修復版本,讓觀眾在大銀幕感受前衛風格與華麗視覺的震撼,機會難得,影迷千萬不要錯過。金馬奇幻影展將於今年4月12日至21日展開,選片指南將在3月29日舉辦,並於3月31日正式開賣,更多精彩片單與周邊活動訊息將陸續公佈。

※首圖( 圖片來源/ wikipedia公有領域 )

※延伸閱讀:時光旅行是什麼?淺談文學影像裡的穿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