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高野和明的《種族滅絕》看人類的「未來恐懼症」

發布日期:2023 年 11 月 2 日
文章分類:,
作者:半半炸雞

高野和明在2011年的作品《種族滅絕》描述了一個具備毀滅人類力量的新物種—超級人類出現的世界,為了避免人類遭受到攻擊,所以開始出手主動攻擊超級人類,而為了拯救得了罕見疾病兒子的傭兵接下這個任務希望鉅額的報酬可以救孩子一命,獵殺行動任務開始,地球上智人與超級人類的生存戰爭也就此展開。

學習電影製作出身的高野和明老師,長篇創作的處女作《13級階梯》就拿到江戶川亂步賞的殊榮,這部一鳴驚人的作品也受到影視圈的青睞後續改拍成同名電影。相隔10年的作品《種族滅絕》(Genocide of One)則是拿下日本本屋大賞第二名、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並且已售出全球超過10個國家的版權。

故事描述美國智庫的《赫茲曼報告》提到超越現今人類想像的新種生物可能會出現,並且運用他們強大的能力造成人類世界的滅亡,所以事隔幾年當美國掌握到新物種出現的動態同時,撲殺這個物種的「涅墨西斯計畫」便敲敲展開了,只是想得到高額報酬為孩子謀得一線生機的傭兵葉格,在危機四伏的計畫當中只想回到珍愛的家人身邊卻深陷殘酷殺戮之中、而收到亡父的Email無意間踏進父親生前的秘密研究室的研人,卻因為接手了父親生前的研究,開始研發一款根本沒聽過的疾病的特效藥而開始遭到政府的追殺,屢次在危急之際又總是有神秘的力量助他安全逃脫。

整個故事當然精彩刺激,不管是人類與超級人類的智力搏鬥,或是你追我跑的殊死拚搏當中的奮戰場境,故事在美國、剛果和日本這三大條支線發展又匯聚收整,解答了在前期懸而為未決的謎團們,原本對新物種滅絕計畫毫不知情的且毫無交集的葉格和研人,因為不同的原因都一腳踏進了這個計畫的圈子當中,也成為了整個人類與新物種的生存戰中最重要的關鍵,當然最後我們看到的是對於人類與不同物種間如何和平共處與人類是怎麼樣認知自己的大哉問,這也是跨越國時間與國家的不同人們對於未來的焦慮反映。

智人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超過16萬年以上,但我們這個物種似乎活得愈久,智力與肢體發展的愈好,生存焦慮卻也愈來愈嚴重,不管是與其他物種間的你死我活,還是與其他人類間的資源爭奪,從過往的歷史發展可以看見,在藝術與文學的當中對於未來的創作想像當中也可以看見,尤其科技發展愈來愈先進,不管是機械工具或是智慧工具都持續的往更自動、便利、快捷與人性化的方向發展,但人類並不總是智慧的,當這些科技有一天突然發展到脫出人類的手該怎麼辦?

(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在便利的生活與對生存的焦慮當中,我們看到《愛X死X機器人》中意外被自家掃地機器人追殺亡命天涯的家庭主婦、我們看到《機械公敵》當中被智慧大腦控制的機器人成為宰制世界的武裝力量、我們看到皮克斯電影《瓦力》當中頌讚老舊型號機器人的懷舊情壞、我們也看到《A.I.創世者》電影中整個世界因為對人工智能的態度不同而分裂成新舊二派的世界大戰,這些場景顯示的都是人類對於未來的恐懼與對於科技的不信任,如同種族《種族滅絕》當中,人類為了便利智慧的生活,所以不斷的發展人工智能,但當真正的超級人類出現的時候,如同東野圭吾筆下拉普拉斯的魔女般出現了足以改變地球命運的能力出現時,人類對於能力遠勝於自己的物種卻又充滿恐懼,擔心地球會被新物種統治、擔心人類會遭受奴役所以先抵抗,最後卻發現,高智能物種和人類不同,他們想要的不是統治世界也不是成為帝王,物種與物種之間能夠得到最好的情況,就是和平共存。

高野和明的書中說:「一切生物中,只有智人會大量屠殺同類,這幾乎可說是智人這種動物的定義。所謂的人性,其實就是殘暴性。據我推測,從前存在於地球上的其他人屬動物,例如原人或尼安德塔人,就是被智人殺光才滅種的。」

人類最大的恐懼其實與整個物種無關,其實只與自己個人的生存相關,只有人類對於其他物種會予取予求至超越原始的需求,而且對於從同種族的人手中掠奪資源毫不猶豫,甚至聲稱這是一種合理的生存行為,在我們演化的過程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人類產生「地球主宰」的帝王心態,將自己的同類也當成可供掠奪,甚至掠奪難度是比其他物種更簡單的一個選項。

勞勃·查爾斯·威爾森的《時間迴旋》三部曲當中,曾經出現過人類在地球資源耗盡的時刻,曾經接受外星物種的幫助成為了被豢養的寵物般生活在外星生物建立的黃金拱門當中,成為了知足健康卻也充滿恐懼的全新世界觀。小說家對於世界的認識不亞於科學家,也許我們就是因為吸納了小說家這些瘋狂的推測,才能夠接受這個殘酷的世界。

首圖( 圖片來源/ AP NEWSR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