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槍言彈語

國家門戶大開 庸官橫行 如此台灣國安

近日一名阮姓中國人士獨自駕著快艇,從外海一路長驅直入淡水河口,直到在港口登陸後才被逮捕,此一突發事件引發輿論嘩然,更是讓民進黨顏面無光,對照民進黨宣揚的「第五縱隊」理論,這起事件無疑是給民進黨最響亮的耳光,最難堪的莫過於管碧玲執掌的海洋委員會跟轄下的海巡署。

福建號航母性能、戰力與影響分析:是面子工程還是戰略震懾?

隨著中國第三艘航母–編號003的福建號於2024年5月1日開始公開海試,討論與爭議再次高漲。福建號的真實戰力和戰略意義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台灣,各方對這艘新航母的功能和效用評價兩極。本文將根據北約的技術情報,分析福建號的性能、潛力以及可能的戰略影響,試圖還原福建號航母的真實面貌,並探討其在未來數十年中,對區域安全格局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

顧立雄能做好國防部長嗎?

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日前公佈內閣名單,國防部長一職將由現任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出任,這項任命讓軍隊和軍武圈為之議論紛紛,顧立雄真的能當好所謂的「文人」國防部長嗎?

一頂合格的鋼盔都難求  台灣要如何打仗?

事實上早在數年前,包括頭盔在內的個裝品質問題已經為媒體所注意,2019年媒體報導「國軍頭盔不耐打」,軍備局還搞實彈測試想釋疑,當時就有不少軍隊內外人士質疑是否算入抗凹陷值對人體頭部的影響?是否有避重就輕?

日本下一代戰機擬外銷 全球戰機市場將有巨變

日前傳出,日本內閣會議和國安會決議,未來日本與英國、義大利合製的次世代戰機,將傾向於外銷用途。日本內閣決定,未來可有條件鬆綁、將次世代戰機出口至其他國家,並為此在國家安保會議上,修改了現行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運用方針。

國防部長兒子醜聞反映出什麼問題?

近日國防部長邱國正其在國安局任職之子遭爆料買春且被指證歷歷,讓社會為之譁然!邱國正向蔡總統請辭後獲慰留,然此事依然持續悶燒且被人議論紛紛,正處於「看守期」尾聲的邱國正,面對此事之難堪尷尬固然可以想見,然更令吾人感詫異的,莫過於藍綠兩黨和軍隊基層面對此一事件態度的兩極反差。 忙著為

賴清德準政府  會把國防改革當回事嗎?

時機非常湊巧又透露了些許不尋常味道,正在「看守期」的國防部長邱國正,突然因為其任職於國安局之子的醜聞,而向即將卸任的蔡英文請辭,但是受到「慰留」以便邱在此期間「穩定局勢」。而邱國正之後演出一段「哽咽哭泣」秀,想將其子桃色醜聞對未來民進黨政府之衝擊,降到最低,也順便保護其子之後飄渺的事業。

為何蔡英文對「文人治軍」如此冷漠淡然?

親綠學者談「文人領軍」、「國防部專業文官化」時,彷如《哈利波特》裡在談論佛地魔時的「you know who」如此般戒慎恐懼;原因無它,在蔡英文總統執政這8年,荒廢「文人治軍」及「國防部專業文官化」初衷,甚至在「當升則升」任由將官員額暴增,而為軍方當權派近親繁殖大開門路,創造出一個自解嚴以來軍人最為獨大國防部的同時,也同樣為台灣未來軍文關係的健康,推入「囚徒困境」的陷阱。

國造潛艦終於「碰水」 該開香檳了嗎?

終於,在總統大選後的2月27日,在政治壓倒軍事、國防部有點「不合作」的風風雨雨中,海鯤級潛艦原型艦,終於露面,準備「碰水」,也就是開始「海測」。據說整個行程都是政治決定,從去年九月的「下水不碰水」典禮,到如今開始「碰水」,軍方與國安高層衝突不斷,以及要「獻禮」的馬屁行為在政壇傳得轟轟烈烈,在民進黨強勢媒體詮釋的造作下,戲碼終於進入另一階段。

執政黨真的想搞「文人領軍」嗎?

隨著蔡總統任期進入倒數計時的時刻,這八年執政的許多政策開始逐一被嚴格檢視,至於為人爭議的治軍作為,近日有執政黨陣營有位「突然變成軍事專家」的附庸學者在長期沉默之後,突然回神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大談「國防部長人選應任用文人」,並且強調「自己非常期待台灣一定要由文人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