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

文字的慰藉 —《當下的力量》

提升自我意識便能以不同的視角「詮釋」,即使面對同樣的狀況,人的感受仍會因詮釋的方式而不同。若能理解立場相異的群體,領悟是與非皆有各自的道理,就像明白每個人的樣貌迥異一般,跳脫凡事都得順我意的框架,便不會陷於主觀的成見而感到痛苦(那個人這樣做真是對我不公平;我的想法是對的,那件事情應該照我想的發展)。

逆思維雜談,重新思考有多重要?

「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講白話一點,就是要理解自己所無知的領域,人因為過度自信而變成自大,要先理解、面對自己的無知,透過質疑自己對事情的理解,才有辦法開啟好奇的大門,進而透過各種工具,補全自己缺少的那一塊。

《擅長逃跑的殿下》教我們的多元勝利之道

《擅長逃跑的殿下》的主角北条時行是鐮倉幕府執權(官職,鐮倉時代負責處理事務的實質領袖)北条本家的嫡子,作為幕府的繼任者,時行的身上卻沒有任何一項武士的優點。

「喜歡的事物當成興趣就好」這是大人的想法喔——追尋自我的故事《藍色時期》

是否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呢?在面對大人「以後想做什麼」的詢問時,脫口而出的回答是科學家、太空人,抑或職棒選手?孩提時期的話語往往是無心的,充滿了天真爛漫的想像力跟對偌大世界的好奇心。《藍色時期》的故事從主人公矢口八虎在美術課上畫了一幅藍色的澀谷早晨開始。

後人類理論如何啟示生命 《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

後人類論述集結科技時代對人本的反思,視人類主體中的信息組織更重於物質實體,它發展出代表性研究自動控制論(Cybernetics),解構與重塑人與機械的認知關係。其研究所影響的範圍不限於電機領域,從控制論進展史重要的梅西會議來看,這場研討會還匯聚了神經生理學、哲學、語言學、心理學等

克蘇魯神話文學在臺灣的發展與在地化:橫的移植、縱的繼承與實質在地化

臺灣有沒有原創的克蘇魯神話呢?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必須釐清一點:「克蘇魯風格」(Cthulhu Style)與「克蘇魯神話」(Cthulhu Mytho)其實有一點不同。在臺灣,克蘇魯風格常被理解為章魚觸手、肉體變異、噁心黏液與胡言亂語的字句,這樣的理解不只矮化了洛夫克拉夫特最初擁抱的哥德式恐怖,也完全誤解了宇宙恐怖及「對未知的恐懼」。

網路霸凌

小心成為鍵盤酸民!帶有惡意、情緒性的發言能傷人

在短短的數十年間,科技的進步已改變了人類的文化甚至是價值觀。手機、網路已成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社交媒體也已成為絕大多數人主要的新聞和輿論渠道,由於社交媒體是一個讓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表達意見的領域,但它開放與匿名的特性,也讓社交媒體充斥著侮辱、揶揄、嘲諷,或肆意攻擊的話語。

《空母伊吹》川口開治的「架空戰記」描寫現實亞太危局

川口開治是位特型的政軍漫畫思想家,擅長描寫攸關國際局勢、日美、日中關係的「架空戰記」類軍事驚悚故事。尤其是與現代、近未來日本、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角力與想像,著實擄獲喜好此類漫畫、擁有高水準知識族群的心。

誠品信義店

從誠品信義店熄燈,看「文青們」和閱讀這件事之間的聚散離合

誠品信義店坐落於信義區長達18年的時間,從2020年接棒敦南店成為台北市珍貴的24小時書店,12月以來在社群上的大量洗版到平安夜這一天真正熄燈鋪天的新聞討論,我們才發現原來還是有很多人對於誠品以及閱讀這件事情是有著深深的依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