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亡國的日本大使館》一書  看我國外交部

發布日期:2024 年 7 月 17 日
文章分類:,
作者:孤聲

駐美代表俞大㵢夫婦近日被媒體爆料,批評他們濫花公帑、把部屬當作下人頤指氣使、態度不嚴肅等等,引起國內譁然,俞大㵢對此召開召開記者會,強調絕無此事,雙方各說各話,此一風波仍然在持續發酵中。坊間媒體日前再度爆料,指出我國駐WTO代表羅昌發、駐斐濟代表陳盈連、駐美代表處副組長魏月涵等外交官員涉嫌濫權自肥,一連串的醜聞讓外交部顏面無光。

這不是外交部第一次出現醜聞,近年來外館發生多起駐外館處高層性騷擾、霸凌部屬而遭到調查彈劾的醜聞。如駐菲律賓前代表徐佩勇、駐泰前代表莊碩漢、駐南非代表處前副參事呂志堅都因為涉嫌性騷擾基層外交人員及當地雇員而丟了差使;駐巴西聖保羅辦事處處長馮光中涉嫌職權霸凌部屬王之化致使其尋短,遭到檢方偵辦,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角。

《亡國的日本大使館》無情揭露日本外務省積弊

面對這些爭議,筆者倒是想起日本資深外交記者古森義久在2002年的著作《亡國的日本大使館》 (亡囯の日本大使館),古森義久在書中指摘日本外務省的積弊,從人事、僑民服務、內部管理文化都毫不留情的一一揭露。

《亡國的日本大使館》一書,揭露了日本外務省內的諸多醜聞與積習,頗值得藉此觀察我國外交部近期的種種醜聞。(圖片來源/Amazon.com.jp)

古森義久在《亡國的日本大使館》一書中指摘日本外務省體制存在許多問題,最嚴重的莫過於:

一、日本外務省內部形成若干重視其負責交涉國家利益更甚於日本本國利益的小集團,最嚴重的莫過於「中國幫」(チャイナ・スクール)。

二、日本外務省對於駐外使節人選強調論資排輩,結果往往是無法適材適所,對於派駐國完全無知的職業外交官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成為日本駐當地的大使,更誇張的是好幾任日本駐美大使是連英語都不太會說,只是因為他們在外務省的輩份輪到他們上位。

三、日本駐外使館只在乎交好當地日本大商社主管、巴結到訪當地的日本政治人物,而輕視一般日本僑民,甚至擺出「官尊民卑」的傲慢嘴臉怠慢僑民。

四、日本外務省內部長年存在的「菁英組」輕視「非菁英組」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造成「非菁英組」的士氣低落。

五、日本外務省中高層利用辦外交的名義自肥,把機密費、交際費作為自己奢侈享受的小金庫,更大肆裝潢駐外館處的官邸,完全沒有珍惜日本國民稅金的責任感。

日本外務省,官僚積習嚴重,產生了許多令人無法理解的醜聞。(圖片來源/Wikipedia公開領域)

當時作為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政治盟友田中真紀子,就把外務省比喻為群魔亂舞的「伏魔殿」,然而她在擔任外務大臣期間的剛愎作風,讓她被外務省官僚抵制而提前下台,繼任的川口順子雖然嘗試以較溫和的態度推動改革,卻仍然未能順利解決前述問題,日本外務省的改革之道仍然相當漫長。

外交部沒有比日本外務省好到那裡

回過頭來看我國外交部,其實並不比當年古森義久在《亡國的日本大使館》所批評的外務省好到那裡。

內部派系傾軋、高層搞裙帶主義、駐外館處主管霸凌下屬、駐外館處忙於應付國內政客的「內交」、浮濫使用經費等種種問題,在多位退休外交官的回憶錄中都提到過這些不堪往事,從兩蔣集權時代到解嚴後,這些問題並未得到徹底的改革。

《風傳媒》2019年在專題報導「外交工作者們」的「體制改革」篇,青年外交人員仍然面臨這樣的體制問題:

「部內體系封閉,老一輩都說穩穩做年資到了就可以往上升,不需要學習新知,連國際關係的書都不閱讀,對世界無好奇心,對網路很陌生,語言能力也很差……升遷過分注重年資,職場環境對女性也不友善,甚至暗示工作期間懷孕會影響外派。」

常常被人嘲諷「沒有外交、剩下社交」的中華民國外交部,內部官僚派系年資的惡鬥,使得人才消耗於無形,問題其實非常嚴重。(圖片來源/摘自中華民國外交部官方臉書)

「人事異動跟人員配置一直都是為人詬病之處,主要問題是職級愈高、空缺愈少,面對同樣年紀與資歷、考績都是甲等的人員,你要讓哪一個人升遷?」

「然而你能外派到哪個館,回到國內要去哪個司處,都是靠『口碑』,這不是客觀的考量,即使你能力及格,若與長官、同事不合,你也沒有機會。」

「一切以館長好惡為最主要依歸,駐外館員多數缺乏(不敢)有個人判斷能力。」

「考上外交特考都很厲害,但為何會讓這些人想要離開,為何會讓年輕外交人員感到失望?」

「資深人員不願意去正視這個問題,因為去面對問題,就是承認過去作業模式有錯」。

這些問題到了2024年的當下,是否得到妥善解決?相信外交圈內人士心裡有數。

賴清德新政府會認真檢視外交問題?

今日的台灣是否有古森義久這樣的媒體工作者敢於深度報導、出書探討台灣外交體制的積弊?從今日台灣媒體界短視、淺碟式的環境中,這樣的媒體工作者是鳳毛麟角,同樣的情況也適用在外交界、學術圈等相關領域。

無論是早年資深外交記者張慧英的《外交目擊》、《超級外交官──李登輝和他的務實外交》,民進黨「新台灣國策智庫」出版的《台灣外交的省思與前瞻》、施正鋒教授主編的《台灣外交戰略》等書,對於外交體制的內部問題都有深入的針砭。

但是今日台灣社會,無論是外交界、政黨智庫、媒體、學術圈,對於目前台灣外交體制的問題,討論的深度、廣度不僅不如日本,更比不上解嚴初期的台灣,甚至十餘年前的台灣。

至於今日的民進黨政府是否有決心改革這樣問題叢生的外交部?答案恐怕是不問可知。筆者不禁要問,一個欠缺外部檢視、監督和內部改革的外交部,如何能夠提振外交人員的士氣跟爭取公眾的支持?

無數外交官在世界各地為台灣外交所付出的辛勞是不容抹煞的,但是外交部內部的諸多問題桎梏著外交人員,不打破這些桎梏,外交部就繼續被這些積習、陋規所拖累,像俞大㵢的爭議和王之化的悲劇就會一再的發生,不僅消磨外交人員的士氣,更打擊公眾對外交部的信心。

甫上任的外交部長林佳龍和關心台灣外交的各界有識者都必須正視這個課題,讓台灣外交部擺脫過往積習的桎梏,才能讓外交人員心無罣礙的在外交戰場上奮鬥。

※首圖(圖片來源/Wikipedia公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