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B黑衣人的恐怖拜訪 追尋謎樣傳奇

發布日期:2024 年 7 月 13 日
作者:孤槍俠

隨著幽浮目擊事件不斷出現,那些目擊者開始申訴,常會受到恐怖騷擾——那些騷擾他們的神秘客,被「都市傳說」稱為「黑衣人」(Men in Black, MIB),他們可能是躲在暗處、執行神秘任務的種族,也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大的集體妄想現象之一。

可能有許多人都認為,大眾文化中有關「黑衣人」的傳說,來自於1997年好萊塢科幻片《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的熱賣。事實上,有關「黑衣人」傳說的研究,在歐美世界流傳已久,也是幽浮迷研究專題的重要元素,時代久遠。因為此事太受歡迎,才有漫畫家將其畫成連載漫畫(許多研究者認為,將其畫成戲謔漫畫,可能是政府陰謀反宣傳,也是針對幽浮學研究的「反認知作戰」!)也因為漫畫太受歡迎了,才有更賣座的電影誕生!但要溯源「黑衣人」的源頭,恐怕要從1950年代那個冷戰顛狂時期講起。

那個年代有個叫「國際飛碟總部」(International Flying Saucer Bureau, IFSB)的幽浮俱樂部,是美國康乃狄克州一個業餘幽浮研究組織(美國境內有成千上萬類似這樣的組織),IFSB創始者艾伯班德爾(Albert K. Bender)宣稱他發現一個隱藏在幽浮目擊事件背後的祕密!很不幸地,這祕密讓他的清晰證據,至今無法讓世人得知——因為三個陰險邪惡的男子,阻止班德爾將這個祕密公諸於世!而這三名「黑衣人」,以「滅口者」(Mute Witness)之惡名為後人所知。

曾經從事軍職的艾伯班德爾,深信他在研究飛碟領域中,遭受到了黑衣人(MIB)的嚴重騷擾恐嚇。圖中班德爾展示出他看到的黑衣人形象,以及他一生醉心研究的幽浮現象證據。(圖片來源/Wikipedia公開領域+小蜜蜂電報合成)

事情發生在班德爾打算將他的一份詳細幽浮目擊報告,祕密發表在自己的刊物《太空評論》(SPACE REVIEW)上,當他正做最後審稿確認前,認為內容應讓他的同僚先過目,便將報告郵寄出去。幾天後,三名男性「黑衣人」便出現在他眼前了!

當時班德爾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覺得一陣頭昏眼花,隨即發現有三個黑影出現在他的房間。漸漸地,三具黑影變得越來越實體化。他們全部都穿著一身黑色裝束,班得爾回憶,「看起來一副神職人員的打扮,卻都戴著寬邊軟氈帽。」因為帽子前緣遮住他們的臉,「無法辨識出他們的面容,這實在令我覺得非常恐懼!然後,這三名男子的雙眼忽然炯炯有神地亮了出來,就像六顆刺眼的燈泡般直視著我。他們似乎是要鑽探入我心靈的最深處,眼睛的灼痛感,實在叫我難以忍受。接著,我感覺到他們彷彿是以傳心術在汲取我腦中的訊息。」班得爾怵目驚心地描述這個發生在1950年代的「恐怖拜訪」!

熱門的歷史頻道《遠古外星人》(Ancient Aliens)系列節目,也曾經研究過班德爾和MIBs的歷史與通俗故事。

班德爾推測這批訪客,顯然是為了他目擊幽浮事件的祕密而來——其中一位強硬帶走了班德爾的目擊報告。這事讓班德爾嚇得手足無措,逼得他不得不聽從這些人的命令,甚至馬上關閉他一生心血結晶的「國際飛碟總部」,且馬上停止《太空評論》刊物的出版,也違逆了他自稱「身為美國公民所該具有的榮譽心!」在事發時並未將整件事托盤說出。

班德爾真的以為有人會相信他的故事?

事實上,就連他的朋友與同僚都深感困惑。其中一位蓋瑞巴克(Gary Barker),還出版一本非常聳動的書《他們對飛碟懂得太多了》(They Knew Too Much About Flying Saucers, 1956),駁斥班德爾的故事。

為了對攻擊他是神經病的言論進行反駁,班德爾本人則在幾年後也出版了另一本暢銷書——《飛碟與三名男子》(Flying Saucers and the Three Men, 1962),書中提出更多詭異又傳奇的故事,並回應先前反對者所持的懷疑論點。這本書可說是本世紀通俗文化都市傳說中,將「黑衣人」正式印在幽浮研究裡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成為後世幽浮研究者的「聖經」之一!

班德爾在書中,陳述了非常詭奇的故事,包括外星人的太空船基地設在南極洲,聽起來有如天方夜譚一般,但是如今都成為現代陰謀論學說的基本元素。他故事最叫人難以釋懷的,是書中內容完全將幽浮研究的正經調查帶離了正軌。但是,也因此而更加受到幽浮研究迷的歡迎!誰不願意相信更加狂野詭奇的故事傳奇呢?

那些被稱為「躲在暗處的人」(MIBs)通常都會穿着一身保守的黑色西裝、白衫,打著黑領帶。據說,這些人的外貌看起來非常詭異,而且令人覺得頗不舒服,仿佛與這一身看以全新卻過時的裝扮極不搭配,此外,這些躲在暗處的人,還有一些超現實的特質,宛如在夢靨中才會出現似的。即使是他們的座車,據說也都是簇新地讓人訝異且突兀,無論是車型或著車牌,都是無法被識別甚至查驗到的。(圖片來源/IMDb)

但是,不管信任班德爾、或者對他的故事嗤之以鼻的人,對於班德爾所遇見的「三名黑衣人的故事」,都感到相當興奮,許多幽浮現象研究人員,尤其對此「岔題」感到更多興趣,這故事讓有關幽浮傳說的「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ies)衍生到更狂野深沉的境地。

黑衣人傳聞如滾雪球

「黑衣人」、「滅口者」的故事,也因這源頭而開始火速發展,在一系列「都市傳說」(urban tales)中成為出類拔萃的題材。這些衍生而出的傳說,與班德爾最原始的經歷已大不相同,自己發展出有生命的各種加油添醋的傳奇故事!

許多幽浮現象調查者在班德爾事件後,也都開始宣稱被這些躲在暗處的「黑衣人」造訪甚至騷擾過。雖絕大部分報告都來自美國,然而還是有許多類似案例,開始從瑞典、義大利、英國與墨西哥等國開始流傳。正如同幽浮現象本身,關於這些躲在暗處的「黑衣人」,其附身在幽浮傳聞四週,甚至成為主流印記、通俗街頭巷議的重要一環,已持續七十多年之久(或許還更久)!

「黑衣人」的真偽,至今還是通俗文化都市傳說中,最被研究者拿來大書特書的題材,即使21世紀網路時代,依舊是熱門議題。

以班德爾的故事為典型,多數後來出現相關類似傳聞與報告,不但包含許多更加匪夷所思、令人難以置信的情節外,也非常不符合一般的科學邏輯思考推演。事實上,在每件被大書特書的案例中,其中最難以令人相信的部分,恐怕都要比可信的部分多得太多。但是,我們也不可忽略多數荒誕的故事報告中,夾雜著少數無法解釋的真實現象!

然而,即使情況如此荒謬,仍不足以排除各種「黑衣人」目擊報告中的可信真實部份。或許我們所需要的,只是從不同角度加以研究、審視與理解,不帶嘲諷之意。因為不管這些好像跟風的荒唐故事,是否真實發生過?各種報告還是不斷出現,且越來越多。我們必須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斬釘截鐵一口認定在孤單或被迫狀態下,發生這樣詭異而陰險的「恐怖拜訪」事件呢?

更有甚者,為什麼這類說辭都如此相似?其所描述的過程與情況,都有著如同教科書刻劃而出的相同模式。如果沒有其它成因,這想必就會成為當代最具威力的「都市傳說」之一了。

黑衣人的目擊報告

在遭遇過幽浮、外星人目擊接觸事件後,事件主角(可能是幽浮的目擊者;也可能是調查人員)會突然有人拜訪他。這個拜訪的發生,通常來得非常快速與突然,甚至事件本身還未發表、經過整理成正式報告、或在媒體上公開以前,這些「黑衣人」就會出現拜訪你了。

這樣的事情讓人不禁納悶?這麼短的時間內,這些來拜訪的「黑衣人」根本無法從任何正式的管道取得這些目擊事件的相關訊息,他們是怎麼知道的?這些詳細資料,包括當事者的姓名、地址以及事件發生的各種細節都是「新鮮的」!但這些「黑衣人」熟知事件的程度,就好像他們自己是當事目擊接觸者一般清楚!

在被拜訪時,這些受害者幾乎都在獨處狀態下,身邊沒有旁證人員。地點也經常都是在自己家中。那些「黑衣人」訪客,常常都以三人為一組,開著一輛黑色大轎車前來。在美國眾多發生的案例,他們所開的大多是凱迪拉克的老款車,鮮少是新車種。這些車模樣看起來雖然老舊過時,但無論車裡車外,所呈現出來車況,卻是嶄新一如剛出廠的新車一般,有人甚至形容有「新車的味道」。如果被「黑衣人」拜訪的當事者,探頭檢查車牌並記錄、查證時,就會發現那些車牌號碼根本是不存在的。

這些來訪的「黑衣人」通常是男性——只在很少的報告中出現有一位女性伴隨其中。當他們出現時,模樣看起來就好像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或者其他密勤單位幹員,一身黑色西裝、黑色帽子、黑領帶、黑皮鞋和黑襪子。只有襯衫是白色的——而且,特別令那些被「黑衣人」拜訪的經驗者印象深刻的是:這些人的衣著異常乾淨,服裝好像剛從成衣店裡買來一樣!

「黑衣人」的形象,宛如從老舊「黑色電影」(Film noir)中走出的角色。圖為知名的英國電影《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 1949)中,主演的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裝扮,就是一種典型。(圖片來源/Wikipedia公開領域)

至於這些「黑衣人」的臉面,常被目擊報告形容為「外國人」!絕大多數所指稱的特徵都有「東方臉孔」,因在許多報告裡,「黑衣人」都有著一雙「向上吊的單眼皮」,這符合美國老電影中「東方反派」(例如傅滿州、陳查理)角色的特徵。膚色如果不是深色的,那也一定是古銅色的,很少見到白人。有時還會出現些奇異風格,曾經有個案中,一位站在暗處的男性「黑衣人」,似乎塗著會發亮的唇膏!

這些「黑衣人」的臉相,除充滿奇怪元素的組合外,幾乎都是面無表情且不苟言笑的。更進一步說,就是「沒有情緒表現」!而且他們的動作僵硬笨拙,行為舉止充滿不太正常的正式、冷峻和陰森,甚至還帶點威脅感,絲毫看不出有溫暖與友善的正常人態度,因此常會讓目擊者覺得他們看起來並不像人類!

有些「黑衣人」通常會快速出示他們的身分證件,但事實上,他們有時也會穿著美國空軍或其他單位的制服出現。他們所持證件,是否是偽造證件?一般接觸者也無法識別。因為一般人對聯邦調查局或其它情治單位的證件,並沒有識別能力,即使看見了也分不清真假。所以,這些證件的存在,就算有也等於無,根本沒有證明身分的作用。如果「黑衣人」說出自己的姓名,可想而知那些也應該全是假的。

這種「恐怖拜訪」有時是一種類似罪案的惡意質詢,有時更是一種威脅性警告。即使「黑衣人」們問了許多問題,也都非常制式化且並不在乎被拜訪者的答案,問答傾向於限制被拜訪者,回答那些目擊訊息內容,也就是不讓你說太多話,甚至用某種方法限制或者改變你的思考模式。

「黑衣人」們的談吐非常「不似正常人類話語」,用詞實在是完美過了頭!音調抑揚頓挫,措辭謹慎精確。他們的言語聽起來,像極了典型古老犯罪黑色電影中出現的反派一樣。也有人認為,這是機器發出的聲音,並非出自生物。

帶著脅迫的接觸

如果「黑衣人」們所拜訪的對象,是那些目擊幽浮或者外星人的接觸者,他們就會威脅這些人,要他們不得將目擊事件說出去;但如果對象是嚴肅認真的幽浮調查者,他們就會禁止這些幽浮迷們繼續挖掘調查下去。這當中自然少不了出現一些具有暴力性的恫嚇手法。而且,這些「黑衣人」幾乎都是來無影去無蹤的。

如果要那些幽浮狂熱者,去描述典型「黑衣人」造訪實況,他們通常都會有類似的說法。然而,一份對照性的測試報告指出,這種按照案例歸納重點的「完美黑衣人造訪事件」報告,事實上很少真的按照步驟發生,只是這些驚魂未定的受害者,跟著自己模糊地認知,跟著社會上的傳奇故事,合理化自己的遭遇模式。

我們歸納嚴肅的遭遇報告中,隨機取樣三十二份可靠案例,展現這種典型故事中所敘述的細節,還是有相互分歧的部份;例如,當中四個例子變沒有任何「黑衣人」出現,只有一些隨後打來的電話口語威脅;而在剩下來的幾個報告裡,只有五個案例中有三名「黑衣人」造訪者出現,二個案例中有四名「黑衣人」造訪者出現,五個案例有二名「黑衣人」造訪者出現,其餘案例都只提及有一位「黑衣人」訪客來拜訪他們而已。

雖然那些「黑衣人」造訪者的外貌與行為,似乎都有些標準原則可歸納,但其間從行為舉止自然到舉止詭異,還是有明顯差距存在。

以他們所乘坐的「老舊轎車」這個目擊標的物為例。姑且不論在美國地區所提及的那些共通性,在這些報告中,也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個案曾經提到這個現象;至於那些描繪中的傳說細節——凱迪拉克、仿古型、宛如新車般的一塵不染——事實上則是有相當大的分歧。在二十二份發生在美國的目擊報告中,其中只有九份提到車子的環節;當中僅三份報告中所記錄的是凱迪拉克牌轎車;另外二份只提及「黑色轎車」,品牌不明;而也只有二份報告指出那是舊款車型。

《MIB星際戰警》片中,對於舊款凱迪拉克轎車的描述,明顯在向這個都市傳奇的重要元素進行致敬。

另一方面,有關這些原型的敘述,則絕大部分都是出自那些較不可靠的案例報告,因為它們大多是調查者所提出的,而非幽浮目擊者的親自自述,半世紀前多半的超自然現象目擊者,因為害怕社會的訕笑、甚至被懷疑為精神病患者,故多半都是以祕密身份接受幽浮調查者的訪談。

我們擷取其中最接近真實的案例報告,是一件發生在1967年7月,俄亥俄州多蘭多市居民羅伯李察遜(Robert Richardson)對幽浮現象研究單位「空中現象研究組織(Aerial Phenomena Research Organization, APRO)」所做的陳述(APRO被公認為20世紀美國民間研究幽浮現象的二個最權威單位之一)。

李察遜的奇遇

當天晚上,當他正駕車駛過一處彎道時,突然發現一個奇怪的物體擋在路中央。由於煞車不及,他一頭撞了上去。只是撞擊的力量並不太劇烈。然而,令他震懾不已的是,那個看似幽浮的東西卻在瞬間消失了!

當警察接到報案趕到時,在現場唯一發現的證據,就只有李察遜車子的煞車痕。在稍後的檢視中,李察遜自己發現到一小塊可能是從幽浮機身上掉落的金屬碎片。

三天後的一個早上11點鐘,二位約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忽然出現在李察遜的家門口,對他詢問約莫10分鐘的時間。他們並未表明自己的身分,而李察遜本人在被盤問時,頭腦一陣模糊,直到這二人離開後,他才感到驚嚇,他宣稱因為緊張和恍神,忘了問他們是什麼人?李察遜回憶,二人的表現還算友善,也沒有提出任何警告威脅,只是簡單問了些問題。

他還注意到,二名神秘拜訪者駕駛一輛1953年份的凱迪拉克轎車。至於當時所暗暗記下的車牌號碼,事後經警方查證,也發現車牌號碼不存在。

舊款簇新的凱迪拉克黑色轎車,常常是「黑衣人」恐怖拜訪的道具。圖中為1948年份的凱迪拉克轎車。(圖片來源/Wikipedia公開領域)

一個星期後,又有人來拜訪李察遜,只不過這次來的二名男子,與前一次不同,他們駕駛一輛新款的道奇轎車,身穿黑色西裝,連皮膚也顯得黝黑。雖然其中一位操著標準英語,但另一個人則有明顯外地口音。李察遜覺得這二名訪客似乎都有著含混不明的外來者身份。

剛開始,二位不速之客似乎一直在說服李察遜,不要有所隱瞞!不過,後來乾脆直接了當地問到那塊「從幽浮機身掉落下來的碎片」之事。當李察遜對他們說碎片已送交化驗時,他們便威脅他說:「如果你希望妳的老婆好好活著不要出事,最好趕快把那塊碎片拿回來!」

事實上,當時知道有這塊機身碎片存在的人,只有李察遜自己和他的妻子而已,還外加二位受到報案的APRO資深成員。而二位不速之客之所以會得知此事,唯一途徑便是竊聽李察遜與APRO之間的電話通訊。然而,這二對前後造訪的不速之客,他們之間並沒有顯著的關連性;唯一相同之處,便是他們都有辦法得知那些並未被公開、甚至不可能流傳出去的私祕訊息。這也正是典型「黑衣人」目擊接觸事件中,最令人覺得神祕的地方!

霍金斯醫師的恐怖拜訪

1976 年 9 月,精神醫生兼催眠師赫伯霍金斯(Herbert Hopkins)博士,因為參與一樁發生在美國緬因州、疑似幽浮「瞬間移動」(UFO teleportation)的目擊案例中,擔任調查顧問。一天晚上,當他妻兒外出留下他一人在家時,電話鈴聲響了。一名自稱虛構的「紐澤西不明飛行物研究組織」(New Jersey UFO Research Organisation)副總裁的男性,詢問霍金斯是否可在當晚拜訪他,以討論這件幽浮「瞬間移動」目擊案的細節?霍金斯博士同意了。

在當時的情境,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霍金斯走到後門打開廊燈,以便訪客到來時能找到車道停車。此時他很吃驚發現,那位「副總裁」已爬上他家後門廊的台階了!霍金斯描述,「我沒有看到任何汽車,即使他確實似乎駕車而來,也不可能在電話放下後,立刻到達我家!」

霍金斯後來描述,他在接待這位不速之客時,並未感到特別驚訝。這名男性穿著黑色西裝,戴黑色帽子、領帶和黑鞋,內裡穿一件白色襯衫,「他看起來有點像殯儀業的業務員!」

在美國賣座的瘋狂喜劇《福祿雙霸天》(The Blues Brothers, 1980),雖是一部向美國黑人靈魂藍調音樂致敬的公路喜劇,但是二位來自熱門電視綜藝節目《週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的喜劇巨星,卻刻意穿著「MIB黑衣人」的黑色裝束形象。據說是主演之一丹艾克洛伊(Dan Aykroyd)沉迷於神秘現象研究,故意以此裝束提醒世人他的觀點。

霍金斯觀察到,這位「黑衣人」的衣服堪稱完美無瑕——西裝無皺紋,褲子有明顯摺痕。當「黑衣人」脫下帽子時,霍金斯發現此人似乎全身光滑,臉上連眉毛、睫毛都無。尤其,臉色皮膚慘白,嘴唇卻異常鮮紅。而在他們的談話過程中,「黑衣人」碰巧用他的灰色麂皮手套擦了擦嘴唇,霍金斯驚訝地發現,「黑衣人」嘴唇上有污跡,且手套還沾著唇膏!

然而直到事後,霍金斯才進一步回想起這位「黑衣人」不速之客,其外表和行為的異常之處。特別奇怪的是,「黑衣人」說他西裝主口袋裡有二枚硬幣,他要求霍金斯將其中一枚硬幣放在自己手裡,並要他看著這枚硬幣,不要看著他。霍金斯注視下,這枚硬幣似乎失焦了,然後消失!這讓霍金斯嚇壞了!

「黑衣人」不速之客接著說道,「你和這架飛機上的其他目擊者(目擊幽浮瞬間移動),都不再能看到那枚硬幣了!」「黑衣人」警告他。隨後,他們閒聊著有關幽浮的話題,一會兒後,霍金斯注意到「黑衣人」的說話速度明顯變慢,且開始搖搖晃晃地站起來,用非常緩慢的速度說:「我的能量耗盡,必須走了,再見!」

小心你會像這枚硬幣一樣消失

霍金斯只見「黑衣人」搖搖晃晃地走到門口,猶豫著是否該走下外面台階,然後腳步緩慢沈重地朝台階走下。霍金斯觀察到他家後門車道上,閃爍著來源不明的光線,呈現藍白相間色彩,明顯比普通車燈亮,但是來源不明。

霍金斯認為,這應該不是「黑衣人」駕駛來的車子。後來,當霍金斯妻兒回家時,他們一起檢查了後門車道,發現不可能是汽車留下的痕跡,因為痕跡位在車道中央,車輪胎痕不可能在中央。整件事充滿著不可思議的詭異氣氛。

但第二天,儘管車道在此期間沒有被使用,但痕跡卻消失了。霍金斯博士對這次訪問感到非常震驚,特別是當他想到這位「黑衣人」不速之客的行為相當詭異,更顯恐懼。也因此他因為太害怕了,導致忘記了要如何去質疑,嚇到他甚至自願地遵守「黑衣人」的惡意要脅,立刻將他正在調查的「幽浮瞬間移動」案件所有催眠者的錄音全部銷毀,然後立刻退出此案不再參與。

案發之後,霍金斯的家中不斷發生詭奇事件。他深信這與「黑衣人」的到訪有說不上來的某種關係,但是他再也沒有收到來自「黑衣人」的任何訊息。

知名「陰謀論」影集《X檔案》中,讓人醉心於其故事架構的神秘部份,就是類似劇中「深喉嚨」(Deep Throat)這樣的角色出現,說出一些片段又模擬兩可的故事。這個角色參考了尼克森水門案和「黑衣人」傳聞的所有元素,讓一眾劇迷們樂此不疲。

霍金斯的案例,可能是目前學界研究有關「黑衣人」目擊與拜訪事件中,最詳細的描述!首先,就調查推理而論,一位受過訓練且受人尊敬有公信力的職業醫生,是否會因為「想要引人注目」而虛構這種奇怪的故事?對他有何好處?如果真是虛構的話,動機到底是什麼?

其次,儘管霍金斯和其家人看到了某些跡象或者詭異事件,但這會是一種罕見的集體幻覺嗎?真相是否介於現實與想像間?如果這位「黑衣人」只是普通人類假扮,儘管他只是一位假的騙子,出於某種戲謔的原因去拜訪一位專業醫師,以霍金斯的專業能力,難道無法分辨出來?硬要將這個普通的詐騙案件,提升至詭奇未知的傳奇上面?

事實上最不可能的解釋,為這件事純屬霍金斯個人想像!當他的妻兒回家時,發現霍金斯渾身顫抖,屋裡燈火通明,他坐在一張桌子旁,桌子上放著一把槍。

家人事後也確認車道上的痕跡,以及後來家中電話接到的一切干擾事件,這些干擾似乎在「黑衣人」來訪後,成為持續騷擾家中的另一種現象,這些現象都得到第一時間的紀錄,有明顯物證登記,讓所有研究的造假假設都得不到證據支持。

由於霍金斯事件廣為人知,且佔據媒體主要版面許久,美國空軍被迫非官方介入調查,因為空軍擔心有冒充單位人員的騙子,刻意地騷擾美國公民,可能帶給空軍麻煩。

美國空軍與《藍皮書計畫》

 1967 年 2 月,美國空軍當時著名的《藍皮書計畫》(Project Blue Book, 1952~1969)五角大廈發言人佛里曼(George P. Freem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有關身穿空軍制服或持政府機構證件的神秘人,持續在威脅幽浮目擊者這件事,我們已經查驗過其中多數案件,這些人與事件,和美國空軍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無法解釋這些神秘人為何這樣做?但我們也想逮捕他們,不幸的是,當我們接觸這類案件時,可用的線索實在太少了。

著名歷史頻道推出的影集《藍皮書計畫》(Project Blue Book)中,描述了大量有關「黑衣人」出面,威脅空軍官方派遣的學界調查者的主要故事線。

但佛里曼提到的冒名騙子,和霍金斯遇到的「黑衣人」訪客,在性質上是否相近?幽浮目擊事件,就像引人注目的犯罪行為一樣,吸引許多精神障礙者爭相介入,他們很容易冒充政府官員,來接觸毫無經驗的目擊者;一些所謂的「黑衣人」訪客,很可能也是此類的詐騙犯,根據通俗傳聞的描述,來演出一場戲,並在事後因為引起社會關注而沾沾自喜。

有關「黑衣人」的目擊報告中,反覆出現一種特殊的模式,是這些「黑衣人」訪客往往在拜訪過程最後表現出「無能、緩慢、遲鈍」的現象!一次又一次的報告中,他們被描述為「無能遲鈍」;如果這些「黑衣人」是外來客、刻意冒充人類表現,他們肯定表現不佳,但他們可能會透過不可思議的行為、外表或談話模式,以及那些有點無知卻知道罕見知識的特徵,來引起受害者的注意。

當然,也可能只是那些不擅長工作的騙子,才會被認出是冒名頂替者,因此可能還有更多科學無法解釋的「黑衣人」案件,僅是因為這些騙子成功說服了受害者,他們的行為沒什麼值得懷疑的地方,或者他們應對這次恐怖拜訪保持不尋常的沉默。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社會精神集體狀態。

軍方調查顯示沒有任何威脅

許多「黑衣人」恐怖拜訪的一個共同特徵,的確是脅迫證人不要透漏這次的事件,並停止與幽浮外星人相關案件有關的所有活動。但是很顯然,沒有幾位被脅迫者,真的聽進去威脅言語,他們事後都對外宣稱受到「黑衣人」騷擾威脅,甚至更加投入有關幽浮外星人的調查與研究中,真正受到「滅口」恐懼導致不敢挺身而出者,究竟有多少?依舊是個謎!

1976 年,一位「黑衣人」訪客,告訴一為加拿大籍幽浮目擊者,停止對外重複訴說他的目擊經驗!禁止他進一步調查下去,否則他將被另外三位「黑衣人」恐怖拜訪。

「我說,」這位加拿大目擊者表示,「這是什麼意思?」「黑衣人」只好威脅道: 「好吧,我可以讓你感到很灼熱…你可能會受傷。」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早前,一位墨西哥籍目擊者卡洛斯(Carlos de los Santos)在接受有關目擊事件的電視採訪途中,被二輛大型黑色豪華轎車攔住。其中一名「黑衣人」,被他描述為外表類似「斯堪地那維亞人」(Scandanavian’ in appearance)特徵的「黑衣人」警告他:「如果你也珍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就不要再談論你看到那幕了!」

儘管多數目擊者,都無視「黑衣人」的威脅,持續對外發表詭奇經驗,但並未真確發生過這些威脅「成真」的案例。事實上,儘管「黑衣人」的恐怖拜訪帶著惡意,但卻缺乏實際的暴力行為與證據。最糟糕的是,「黑衣人」通常還是以不合時宜的恐怖拜訪,以及用電話騷擾目擊者,但是案例多數都停留在口頭警告上。

雖然對「黑衣人」現象的受害者來說,暴力威脅並未成真是一件好事,但對研究者來說,這是此奇怪現象另一個令人不安的元素,因為暴力威脅導致直接身體受害,即使受害者得到痛苦,但這卻是最好的實體證據,而非僅是目擊口頭報告。

相反地,大多數目擊者宣稱的證據,純粹都是道聽塗說加油添醋而來,而且證言的品質相當低,幾乎沒有調查與研究價值!像霍金斯醫師這樣有社會公信力的人,所能道出的實際案例與證據,只是這些目擊報告中相當少的例外。

著名歷史頻道的《遠古外星人》(Ancient Aliens)節目中,有大量描寫「黑衣人」現身威脅目擊者的報告,但是多數都經過戲劇性改編。

另一個嚴重問題,是許多報告缺乏精確描述而讓人沮喪。美國相關調查作家史泰格(Brad Steiger) 曾經統計,數百名幽浮與外星人研究者、接觸者和發現者中,聲稱曾「黑衣人」們「恐怖拜訪」過者,真實清晰有證據的案子,其實數量極少,且可信度低。

幽浮調查記者基爾(John Keel)則聲稱,他自己曾多次目擊「如幽靈馬車般」的來訪的凱迪拉克老轎車,裡面坐著穿著黑色裝束、長相險惡的東方面孔乘客;對一名訓練有素的調查記者而言,基爾卻表現出詭異態度,他顯然不願意認真去追蹤這些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目擊案件,或在如此重要的消息,給出記者應有的調查與描述。基爾他面對案件那種鬆散卻頑固的「斷言」,作為實體證據在新聞學上幾乎沒有價值,只能為他們口中所販賣的「傳奇」加油添醋而已。

因此,我們可以再次回到最原始的假設:黑衣人現象 除都市傳說外 可能無意義

我們是否應將這整個事件,視為目擊者們的集體妄想,由富有想像力的騙子加以創造?再由心理學上的自戀人格特質裡戀,得以呈現出這種特殊社會現象的最終真實面貌?

「黑衣人」傳說,是否是因為不同社會產生集體歇斯底里心理現象,加上通俗媒體綜藝報導,以及大眾娛樂的詮釋包裝與再製,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都市傳說典型」?而這樣的集體歇斯底里現象,來自人類史經驗中的某一個未知領域?

例如知名目擊者達倫柏格(Woodrow Derenberger)堅稱,威脅他保持沉默的「二位黑衣裝束男性」是黑手黨派來威脅他的,他的堅持說明了某些歷史與社會學的經驗複製。

另位幽浮研究者坦斯萊(David Tansley)則咬定,「黑衣人」是「會通靈的實體」(psychic entities),是黑暗勢力(dark forces)——撒旦的代言人,試圖阻止真正知識的傳播。這已經上升到宗教體驗的概念轉換,例如與魔鬼交易的煉金術士浮士德(Faust),不也是一身黑色斗篷裝束?

1903年的默劇《浮士德》(The Damnation of Faust),不就是「黑衣人」恐怖拜訪的原型嗎?

還有一位目擊者盧希斯(Dominick Lucchesi)則聲稱,他遇到的「黑衣人」來自某種未知文明,可能位在地球偏遠地區的另類(地底)世界——例如亞馬遜雨林、戈壁沙漠或喜馬拉雅山等人跡罕見之地。這又跟另一個著名的「都市傳奇陰謀論」——空心地球假說(Hollow Earth)扯上戲劇性的關係!

另一個幾乎是所有「黑衣人」目擊報告的共同點,就是這些「黑衣人」都掌握了除目擊者外,其他人不可能獲得的內幕資訊,這似乎相當「詭奇」,但這些資訊僅有目擊者個人知道,多數未向大眾媒體發布,大眾渾然不知,所以「黑衣人」們率先知道這些祕密資訊,其中可能「有戲」。但是從邏輯原理反推,真正知道消息的人都是目擊者自己,而通常也都是目擊者自己對外描述這些「黑衣人」獲得私密資訊!歸結起來,消息的源頭也是目擊者自己,不是嗎?

是真相還是偏執?

除此之外,還必須加上這現象的其他特徵,這些特徵與日常現實並不容易相符。例如,當惡名昭彰的「嶄新舊版黑色轎車」儘管目擊者言之灼灼,但當「恐怖拜訪」事件發生時,這些轎車放在哪裡?轎車從不會發生故障或發生事故嗎?它們是否會在需要時、以其他更複雜的方式現身(例如,它們是超空間飛行器?)這些只是「黑衣人」現象幾個簡單質疑而已。讓事情更複雜的是,「黑衣人」目擊案件的範圍,從容易相信到完全難以置信,交雜了太多邏輯上相違背的原則。

最極端的案例,是在「黑衣人」恐怖拜訪期間,沒有發生任何真正詭奇的事,唯一異常的只是「黑衣人」拿出看似虛假的身份證件,或不負責任地任意追問隱私而已。也可能,真相唯一的解釋,似乎只有這些「目擊者」,屈服在他自己的精神偏執情緒內無法自拔而已。

《MIB星際戰警》把「黑衣人」的形象搞得相當娛樂和親善,實際上「黑衣人」的目擊與想像,在「信眾」的認知中,是可怕又無法避開的夢靨。(圖片來源/IMDb)

在《黑衣人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the Men In Black,1997)一書中,幽浮現象調查記者克拉克(Ramona Clark)),敘述一位不透露姓名的目擊者,在 1969 年 7 月 3 日遇到了三名「黑衣人」的遭遇。這個遭遇,對此人一聲產生了深遠的心理創傷。根據他的描述,第一次被「黑衣人」拜訪之後,他就遭到了持續許久的騷擾行為,例如接到奇怪電話、家中被翻箱倒櫃,他開始聽到奇怪的聲音,並有時會看到奇怪的物體。

「黑色凱迪拉克轎車,在他家門前的街道上徘徊,他走到哪裡,車子就跟到哪裡。有一次,他和家人差點被一輛迎面駛來的黑車撞擊。有關『黑衣人』恐怖拜訪的噩夢,使得他得到長期的失眠病痛,工作也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失去工作。」

書中質疑,難道這一切都是目擊者自己的幻覺嗎?外人可能很容易如此看待。這位目擊者的一位朋友也證實,在他們談話時,有個「外表詭異」的男子,曾在屋前來回走動。這名「黑衣人」身材高大,看似約 55 歲年紀。

霍金斯案的餘波

1976 年9 月24 日,霍金斯被「黑衣人」脅迫「恐怖拜訪」後的幾天,他的兒媳毛琳(Maureen)接到了一名男子打來電話,該男聲稱認識她的丈夫約翰(John),並詢問他的另一名同伴是否也打電話過來?之後,夫妻二人在一家快餐店遇見了這名宣稱打電話來的男子,並把他和同伴(女性)帶回家。

根據約翰描述,一男一女二人,看起來都在三十多歲年紀,穿著詭異的老款式裝束。女人看起來顯得特別奇怪。當她站起來時,雙腿與臀部的連結處,似乎有點問題。二個「黑衣人」的腳步都是短距碎步,且身體往前傾,彷彿深怕跌倒。

他們尷尬地坐在沙發上,男性問了些詳細的個人問題。約翰和毛琳常看電視嗎?最近閱讀什麼書?相互間聊了什麼話題?一直以來,黑衣男都在用手掌、輕輕撫摸女伴,並詢問約翰他這樣做(以人類行為來說)是否正確?

不久之後,黑衣女先站起來,表示她要離開了。黑衣男也站起來,卻似乎沒有要走的樣子。他就在站在黑衣女和門口間,黑衣女走到門口的唯一方法,就是沿著一條直線走,直接穿過黑衣男。此時黑衣女突然向約翰問道:「請幫忙移動他,我自己無法移動他!」多麼奇怪的要求?但是突然間,夫妻二人似乎陷入精神恍惚中,黑衣男和黑衣女就消失了,約翰與毛琳憑著一些片段記憶指出,二個「黑衣人」走成一直線,甚至沒有說再見!

這個遭遇,是霍金斯案發生後的案外案,也是這個目擊新聞,越發引起社會議論、甚至成為當代都市傳說的一個重要後續故事。當然,信者恆信,不信者也嗤之以鼻,認為霍金斯全家人聯合起來,對外界胡謅了一段故事,以博取大眾關注。

總結黑衣人傳奇

現代幽浮活動被大眾媒體報導的時代,一般認為開始於1947年(被《幽浮學》稱為「元年」),緣由來自1947 年,美國商人兼業餘飛行員肯尼斯阿諾(Kenneth Arnold),在駕駛私人飛機時,目擊幽浮後,對媒體描述這些飛行器外型為「飛碟」(Flying Saucers)形狀開始。

肯尼斯阿諾發明了「飛碟一詞」,但是他所開創的「幽浮元年」,卻隨著時間的推演,成為疊疊加層的「陰謀論」產生器,至今爭議不斷。

1947年7月,還緊接著發生震驚全球的「羅斯威爾幽浮事件」(Roswell UFO incident),美國官方差點發布新聞,承認「幽浮事件為真」!當然,隨著大眾關注的熱潮,因為新冷戰情緒以及戰後潮等社會因素,幽浮目擊報告如雪片般飛來,隨著「目擊幽浮」這件事情,不再被主流媒體嚴肅報導後,1950年代,遂出現了「黑衣人」逐個拜訪要脅這些目擊幽浮的人!

這些傳奇故事背後,或許有它在傳播學與社會心理學上,尚未被嚴肅解讀與理解的因由在內,由於大眾媒體的刻意「戲謔、忽視」,及官方機構的「否認」主義,故在那集結冷戰恐懼、麥卡錫主義裂解主流社會的真正病因,至今未解。

因此,「陰謀論」急速擴散,來到21世紀則越演越烈,「陰謀論」成為常識,甚至是社會上「極左、極右」極端主義的醞釀溫床(看看加薩戰爭、美國國會山莊佔領事件、川普主義與保守主義針對普世人文價值的頑抗),這些至今都還讓人困惑,卻急待解決的矛盾。

在1997年《MIB星際戰警》當紅的時刻,一群「嚴肅研究者」和電影製片,合作推出了一部《MIB鬼使神差》(The Shadow Men)的低成本電影,似乎在進行「反對讓MIB研究戲謔化」的抗議!

回到幽浮、外星人與MIB「黑衣人」的傳奇身上,在21世紀這個通俗娛樂面貌即將因為AI潮流大改變的時代,嚴肅的研究變成了更娛樂、包著綜藝面貌的個人傳媒題材,且有越來越熱的趨勢。大眾娛樂文化也將這些以往被「嗤之以鼻」的「都市傳奇」內容,經過再包裝後,重新推送給新世代觀眾,獲得娛樂(也許是知識)的多元養分。

如今再談《MIB星際戰警》,可能已經是落伍之事,但是新生代觀眾們,對於《哥吉拉大戰金剛》(Godzilla vs. Kong,2021 2024)系列影劇作品中,更加複雜的「空心地球論」更能朗朗上口,這樣的環境對那些20世紀中葉開始、於冷戰恐懼蔓延時代,不畏肅殺政治氣氛而敢挺身挑戰權威論述、提出幽浮外星假說、被主流社會訕笑漫罵的研究先驅們,今日的環境可能是他們以往作夢也想不到的。

※首圖( 圖片來源/ Wikipedia公開領域)

※延伸閱讀:外星人入侵地球!在文化層面的各種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