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照機構中,時常會看到一些很年輕的個案,譬如喜憨兒、腦性麻痺、精神疾病等等,入住機構前是由家中長輩照顧,直到超出他們的負荷、例如:生病、往生、經濟無法負擔等原因,接著這些年輕個案就會由社會局接手安置到機構,在此度過他們的後半生,這也是長照悲歌中的一環。
一位五十三歲女性,名為小美(化名),從小出生就有腦性麻痺,需要人照顧,無法自理日常生活,入住機構前是由父親在家中照顧,含辛茹苦養了四十年以上,因生病故無法繼續照顧小美,於是被社會局轉介至機構安置,機構接手後,檢查小美身體外觀皆無外傷或壓力性損傷傷口,與其對話也能使用簡單的單字回應,配合度很高、很乖巧,種種代表這位老父親照顧用心程度,而小美入住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父親就病逝了,聽到小美家的情況,讓人不勝唏噓。
還有一位四十五歲女性,名為小麗(化名),與小美類似情況,也是從小出生即腦性麻痺,無法自理日常生活,因家境清寒,無法全額負擔小麗的照護費用,由社會局轉介至機構安頓,如今已住在機構近二十年的時間,失能程度為極重度,完全臥床、飲食由鼻胃管灌食、大小便失禁、翻身拍背或洗澡等等瑣碎日常照護,皆需由他人協助,毫無任何生活品質可言。
我不禁反思一個問題,若我們早已知道上述個案最終會走向政府介入安置,增加社會的負擔,當初還會想生下來嗎?雖然會變成這樣,並非這些個案自願的,但仍不得不變成這樣。
現代醫學發達,女性懷孕期間可透過某些檢查,提早知道胎兒是否有異常,如:染色體異常、基因異常、結構異常,若檢查後,醫師告知極高機率生下來可能會是個「異常」寶寶,大家會如何選擇,是生下來呢?或是行人工流產?會不會讓孩子來到這世界受苦?
而某些宗教信仰相信萬物生命都是珍貴的,無論是佛教、天主教或基督教,幾乎都反對行人工流產,並將其視為一種扼殺生命的行動,即使知道這個孩子出生後會有「異常」,甚至一生得活著承受痛苦,沒有人有權利決定誰該出生,誰不該出生。
大多數身為孩子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就算有「異常」,那也是自己的孩子,怎麼能夠因為極高機率生下來會有「異常」,而去拋棄孩子,於是我們會常看到,這些偉大的家長們,在親情強力的支撐下,咬著牙努力不懈地將孩子照顧到長大。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以長遠眼光來說,要去考慮這些孩子的未來,在他們出生後到青年、甚至到中年,這段期間也許父母或其他家人能夠照顧,但是能夠照顧多久呢?父母有一天也會老、也會病、也會死,其他家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負擔,若經濟條件較富裕,可能還能夠幫忙負擔日後照護費用,若家境貧困的話,最終仍會走向被政府安置的路上,他們並非本意變成社會負擔,實際上他們的確增加社會的負擔。
要孕育一個生命很不容易,因此要備孕前,必須要慎重考慮,並進行健康檢查,雖然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但也不是生完後就沒有家長的事了,孩子沒有權利決定自己要不要出生,也並非自願變成「異常」孩子,所有的選擇,都應該是要依照自身能力去評估並且深思熟慮的,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也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首圖(圖片來源/ Pixabay )
從長照悲歌中反思殘忍的現實面
在長照機構中,時常會看到一些很年輕的個案,譬如喜憨兒、腦性麻痺、精神疾病等等,入住機構前是由家中長輩照顧,直到超出他們的負荷、例如:生病、往生、經濟無法負擔等原因,接著這些年輕個案就會由社會局接手安置到機構,在此度過他們的後半生,這也是長照悲歌中的一環。
一位五十三歲女性,名為小美(化名),從小出生就有腦性麻痺,需要人照顧,無法自理日常生活,入住機構前是由父親在家中照顧,含辛茹苦養了四十年以上,因生病故無法繼續照顧小美,於是被社會局轉介至機構安置,機構接手後,檢查小美身體外觀皆無外傷或壓力性損傷傷口,與其對話也能使用簡單的單字回應,配合度很高、很乖巧,種種代表這位老父親照顧用心程度,而小美入住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父親就病逝了,聽到小美家的情況,讓人不勝唏噓。
還有一位四十五歲女性,名為小麗(化名),與小美類似情況,也是從小出生即腦性麻痺,無法自理日常生活,因家境清寒,無法全額負擔小麗的照護費用,由社會局轉介至機構安頓,如今已住在機構近二十年的時間,失能程度為極重度,完全臥床、飲食由鼻胃管灌食、大小便失禁、翻身拍背或洗澡等等瑣碎日常照護,皆需由他人協助,毫無任何生活品質可言。
我不禁反思一個問題,若我們早已知道上述個案最終會走向政府介入安置,增加社會的負擔,當初還會想生下來嗎?雖然會變成這樣,並非這些個案自願的,但仍不得不變成這樣。
現代醫學發達,女性懷孕期間可透過某些檢查,提早知道胎兒是否有異常,如:染色體異常、基因異常、結構異常,若檢查後,醫師告知極高機率生下來可能會是個「異常」寶寶,大家會如何選擇,是生下來呢?或是行人工流產?會不會讓孩子來到這世界受苦?
而某些宗教信仰相信萬物生命都是珍貴的,無論是佛教、天主教或基督教,幾乎都反對行人工流產,並將其視為一種扼殺生命的行動,即使知道這個孩子出生後會有「異常」,甚至一生得活著承受痛苦,沒有人有權利決定誰該出生,誰不該出生。
大多數身為孩子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就算有「異常」,那也是自己的孩子,怎麼能夠因為極高機率生下來會有「異常」,而去拋棄孩子,於是我們會常看到,這些偉大的家長們,在親情強力的支撐下,咬著牙努力不懈地將孩子照顧到長大。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以長遠眼光來說,要去考慮這些孩子的未來,在他們出生後到青年、甚至到中年,這段期間也許父母或其他家人能夠照顧,但是能夠照顧多久呢?父母有一天也會老、也會病、也會死,其他家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負擔,若經濟條件較富裕,可能還能夠幫忙負擔日後照護費用,若家境貧困的話,最終仍會走向被政府安置的路上,他們並非本意變成社會負擔,實際上他們的確增加社會的負擔。
要孕育一個生命很不容易,因此要備孕前,必須要慎重考慮,並進行健康檢查,雖然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但也不是生完後就沒有家長的事了,孩子沒有權利決定自己要不要出生,也並非自願變成「異常」孩子,所有的選擇,都應該是要依照自身能力去評估並且深思熟慮的,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也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首圖(圖片來源/ 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