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播出的臺灣電視劇集《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中寫實的「長照」片段讓人印象深刻,也是演出長照中主要照顧者的心情寫照,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因為那一幕幕像是劇情般的片段,在現實中無處不在。
劇情裡,由林依晨所飾演的簡慶芬,因婆婆中風,萬般糾結下,決定辭職照顧婆婆,她日復一日重複著照顧的生活,協助餵食、幫忙洗澡、把屎把尿、做復健、坐輪椅外出散步、協助就醫等,除了照顧婆婆以外,還要打理小孩跟丈夫的日常,還要抽空整理家務,她從容光煥發變成狼狽不堪的模樣,也不曉得這些日子何時能夠結束,直到婆婆過世,生活一時之間失去了重心,回想起那段照顧婆婆的時光,她痛哭說出:「我每天都想要掐死她,在心裡問幾百次,你(婆婆)怎麼還不死?」,理智知道這是如此狠毒的話語,情感上卻不自覺浮現這些惡毒想法,可見長期照顧者的壓力,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現實中,也時常在生活裡或醫院中觀察到類似事件,看電視也能看到許多「長照悲歌」新聞,像是新聞中看到有一名七十九歲婦人,因長年照顧極重度身心障礙的五十三歲兒子,身心俱疲,認自己年事已高,難以再照料兒子,趁菲籍看護離開空檔,先以一萬元紅包塞進兒子口中,以口水巾摀住兒子口鼻,再以膠帶封住,致兒子窒息死亡;還有一篇是一名四十二歲男子才剛為六十七歲母親申請日照服務,卻仍因不堪照護壓力,在家中勒斃母親,伴屍七小時後才報警自首;還有一則是一名五十二歲男子為重度小兒麻痺,日常照料都仰賴九十歲父親以及八十歲母親,兩人長期照顧臥病在床的兒子四十多年,實在是心力交瘁才將自己的兒子殺害;看到這一篇篇報導,讓人不勝唏噓,內心也很難受,主要照顧者很用心的照顧家人,但其實照顧者也是需要被照顧的。
光想像很難理解長期照顧是一件多大的壓力,主要照顧者歷經長期的照顧歷程,若這時候又有其他「天邊家屬」出來說嘴,那些扎心的言語,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主要照顧者崩潰、感到無助及絕望,就會造成悲劇。
會引發長照悲劇的原因,有人口老化、出現老人照顧老人的情形,或是家裡有重度失能者需要長期照顧,如失智症、中風、身心障礙……等等;再來是傳統照顧觀念,自己的家人應由自家負責照顧,若送去養護機構,可能會被印上「不孝」的標籤;我國於106年起開始推動「長照2.0」,以回應邁入高齡化社會的長照問題,為實現在地老化,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之多元連續及整合式照顧服務,廣泛照顧不同長照需求的民眾,目的是為減輕家屬照顧壓力,減少長照負擔;即使如此,在「長照2.0」推動下,還是觀察到「長照悲歌」事件仍持續在臺灣各角落發生,隨著臺灣社會結構改變,長照需求量持續增加,因應目前現況,政府應正視「長照2.0」的困境,修正缺失,及早推動「長照3.0」,造福廣大民眾。
「長照」是一條漫漫長路,你很難預測何處才是盡頭,那一天天的壓力累積也會讓人喘不過氣,無論如何,有需要即伸出手請求支援,別讓這些壓力壓垮理智線,進而發生悲劇。
※首圖(圖片來源/摘錄不夠善良的我們官方臉書)※延伸閱讀:如果我們見面的期限剩20年
從《不夠善良的我們》看見臺灣長照現況
2024年播出的臺灣電視劇集《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中寫實的「長照」片段讓人印象深刻,也是演出長照中主要照顧者的心情寫照,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因為那一幕幕像是劇情般的片段,在現實中無處不在。
劇情裡,由林依晨所飾演的簡慶芬,因婆婆中風,萬般糾結下,決定辭職照顧婆婆,她日復一日重複著照顧的生活,協助餵食、幫忙洗澡、把屎把尿、做復健、坐輪椅外出散步、協助就醫等,除了照顧婆婆以外,還要打理小孩跟丈夫的日常,還要抽空整理家務,她從容光煥發變成狼狽不堪的模樣,也不曉得這些日子何時能夠結束,直到婆婆過世,生活一時之間失去了重心,回想起那段照顧婆婆的時光,她痛哭說出:「我每天都想要掐死她,在心裡問幾百次,你(婆婆)怎麼還不死?」,理智知道這是如此狠毒的話語,情感上卻不自覺浮現這些惡毒想法,可見長期照顧者的壓力,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現實中,也時常在生活裡或醫院中觀察到類似事件,看電視也能看到許多「長照悲歌」新聞,像是新聞中看到有一名七十九歲婦人,因長年照顧極重度身心障礙的五十三歲兒子,身心俱疲,認自己年事已高,難以再照料兒子,趁菲籍看護離開空檔,先以一萬元紅包塞進兒子口中,以口水巾摀住兒子口鼻,再以膠帶封住,致兒子窒息死亡;還有一篇是一名四十二歲男子才剛為六十七歲母親申請日照服務,卻仍因不堪照護壓力,在家中勒斃母親,伴屍七小時後才報警自首;還有一則是一名五十二歲男子為重度小兒麻痺,日常照料都仰賴九十歲父親以及八十歲母親,兩人長期照顧臥病在床的兒子四十多年,實在是心力交瘁才將自己的兒子殺害;看到這一篇篇報導,讓人不勝唏噓,內心也很難受,主要照顧者很用心的照顧家人,但其實照顧者也是需要被照顧的。
光想像很難理解長期照顧是一件多大的壓力,主要照顧者歷經長期的照顧歷程,若這時候又有其他「天邊家屬」出來說嘴,那些扎心的言語,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主要照顧者崩潰、感到無助及絕望,就會造成悲劇。
會引發長照悲劇的原因,有人口老化、出現老人照顧老人的情形,或是家裡有重度失能者需要長期照顧,如失智症、中風、身心障礙……等等;再來是傳統照顧觀念,自己的家人應由自家負責照顧,若送去養護機構,可能會被印上「不孝」的標籤;我國於106年起開始推動「長照2.0」,以回應邁入高齡化社會的長照問題,為實現在地老化,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之多元連續及整合式照顧服務,廣泛照顧不同長照需求的民眾,目的是為減輕家屬照顧壓力,減少長照負擔;即使如此,在「長照2.0」推動下,還是觀察到「長照悲歌」事件仍持續在臺灣各角落發生,隨著臺灣社會結構改變,長照需求量持續增加,因應目前現況,政府應正視「長照2.0」的困境,修正缺失,及早推動「長照3.0」,造福廣大民眾。
「長照」是一條漫漫長路,你很難預測何處才是盡頭,那一天天的壓力累積也會讓人喘不過氣,無論如何,有需要即伸出手請求支援,別讓這些壓力壓垮理智線,進而發生悲劇。
※首圖(圖片來源/摘錄不夠善良的我們官方臉書)
※延伸閱讀:如果我們見面的期限剩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