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人回味的電影狙擊手

發布日期:2024 年 5 月 25 日
文章分類:,
作者:高等遊民

「狙擊手」(Sniper)是個相當浪漫的「職業」,孤狼般的冷漠高傲、長期躲在同一個地方,默默等待獵物入鏡,而後一槍斃命。

多少殺手、警匪與軍事電影裡,狙擊手這個角色不是主角、也是重要配角。一般人對狙擊手的印象,就是神秘、冷血、殘酷、耐力強、寂寞、孤傲…等,最好戴上墨鏡(《賭聖》中的四叔名言:戴上墨晶眼鏡看起來武功高嘛….)這更加增添了狙擊手這角色,令人好奇的神秘元素。

這麼寂寞又強悍的角色,當然是電影內容喜歡描寫的素材。但是,基於狙擊戰術相當特殊又具備一定專業性,可完整專業又顧及電影戲劇性的好作品,其實並不多見。以下列舉幾部經典電影中,值得書寫的狙擊手角色。提供讀者可找到欣賞這些經典電影的一些另類品味。

1.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2014

當年,有誰能料到《美國狙擊手》竟然賣到全球票房超過5億美金(沒有3d電影票加價,暴風雪季上映,R級)?一躍成2014年美加地區年度票房總冠軍?超過當年所有超級英雄、CG動畫、青少年少女小說改編的熱門電影?誰說成人觀眾退出電影院了?

《美國狙擊手》這樣的中等規模的優質電影,如今在美國電影界已經少見。

故事描述確有其人的美軍海豹部隊(Navy Seals)狙擊手克里斯凱爾(Chris Kyle, 1974~2013)真實故事,他在海豹部隊服役期間,曾駐伊拉克10年,據稱在此期間成功射殺255名敵軍,由五角大廈確定官方記錄則為160名,為美軍史上確認狙擊人數記錄最高者!最遠狙擊射程達1,920公尺,被公認為美國軍事史上最致命的狙擊手。他在2009年退役,2013年2月2日在德州射擊場遭謀殺身亡。

描寫這位傳奇狙擊手的電影,由美國一代巨星、日後成為美國一流名導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掌鏡,他冷靜的描寫戰場日常、慢慢醞釀出克里斯凱爾的成長與茁壯,走出一般商業電影刻意神話主角的路子,這個導演品味加上結尾襲來滿滿的愛國主義風格,讓此片意外發酵為當年票房奇蹟。

好萊塢近年電影已經日趨影集化,如漫威(Marvel)一大串超級英雄電影,由片廠主導品味與「政確」,專門聘用聽話的小導演與編劇,製作一齣又一齣毫無個人特色且品質差不多的影集式電影。同時間,改編青少年輕小說的低成本電影,也靠著奇幻、情色與反烏托邦膚淺話題炒作,達到拋棄古典電影賣座公式地步,引起了諸多好萊塢頂級作者的憂慮和情緒化言論,世代間的衝突不斷。但是,從未參與過類似爭執的克林伊斯威特,默默無語的用這部他九十歲導演生涯,說出他的傳奇故事時,觀眾還是感動買帳。

克里斯凱爾的銅像,已經成為新的美國愛國主義象徵。(圖片來源:Wikipedia公開領域)

《美國狙擊手》這片的出現,不知是否為一種對電影影集化、品味單一化現象的反撲,但好萊塢在2000年後半後已開始大量缺乏中階成本、有導演個人特色、賣座不差的電影,這也和後疫情時代、串流當道、線上遊戲取代影視娛樂成為主流等時代變異有關,但是電影電視業正在急速萎縮,也是事實。

而以往這些成本中階、對應成人市場且有一定深度的劇情和編導特色的電影,在2000年代後半期之後,幾乎已在電影業絕跡,紛紛走向串流平台,但是成績良莠不齊。

《美國狙擊手》的成功,是否是古典電影最後一次的迴光返照?無人知曉。不過此種中階成本(意味著不需看中資眼色)、有導演特色、面對成人市場的電影,確實是目前商業電影失落的一環,電影工業的老闆、經紀人和律師們,忘記了成人觀眾市場的可貴,也忘記了電影工業之所以成功的古典規則。

至於那些說《美國狙擊手》是因政治正確、愛國主義、美國人帝國主義心態強盛的關係而賣座的觀察家,老實講應該也是造成今日歐美商業電影乏人問津、每況愈下的最終殺手。如今我們要觀賞中皆商業電影,不被好萊塢宰制口味,韓國電影已經證明了他們終將取代美國商業電影工業的極大可能性。

2.狙擊生死線(Shooter)2007

《狙擊生死線》的導演,就是近期相當知名的安東福夸(Antoine Fuqua),《小蜜蜂電報》曾在「盧安達大屠殺三十週年」一文中,詳細介紹他的電影藝術。

本片主角是為戰功彪炳的退役狙擊手,因為戰爭創傷後症候群(PTSD)使然,一人隱居在深山中,與忠狗為伴孤獨生活,也符合一般狙擊高手遠離人群的個性與生活方式。一天,負責美國政府祕密任務的官員找上他,要他協助總統安維作業,因為美國總統收到狙擊恐嚇,政府深怕陰謀成真,特意要這位高手出面協助。

經過百般波折後,才發現整件事是個圈套,這位孤獨的狙擊手,竟被誣陷為刺殺總統的兇手,而幕後的政治陰謀與美國政商界干預外國內政以此獲利,以及情報機構黑箱作業有相當複雜的關係。讓這位單純的狙擊手,運用畢生的所有軍事技巧,將此陰謀破獲,結尾大快人心。

《狙擊生死線》是難得一見帶有政治驚悚風格的狙擊手專業電影。

《狙擊生死線》是安東福夸常被人忽視的電影經典,是當年好萊塢難得見到的政治驚悚片,劇情把「刺甘案」整個抄襲重整,是名導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名作《誰殺了甘迺迪》(JFK, 1991)的平易近人版本。劇情多半也有金哈克曼(Gene Hackman)、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主演的《刺殺總書記》(The Package, 1989)的影子,這部常被忘記的政治驚悚片,導演是拍出《絕命追殺令》(The Fujitive)的安德魯戴維斯(Andrew Davis)。這些名導都已經退出主流影視圈,但是他們是好萊塢黃金1980年代末,那批中、低成本動作驚悚片的高峰炒作手。

《狙擊生死線》是改編自史蒂芬杭特(Stephen Hunter)的著名小說《Point of Impact》,但電影劇本大改,將書中較為寫實的越南和薩爾瓦多背景(美國當年深入干預內政之地),改成衣索比亞。書中另一個重要角色從倒楣的聯邦調查局(FBI)狙擊手,變成較為喜感的資淺探員。這位資淺探員,在電影中萬不得已,幫助主角除去層層障礙,並且相互掩護,終於將政府高層的陰謀破獲。

原著作者杭特的「越戰創傷後遺症」,讓他埋首寫作有關恐怖活動的政治驚悚類型小說,讓人想到《沉默的羔羊》(Silence of the Lamb, 1991)之父湯馬斯哈里斯(Thomas Harris)唯一一部描寫恐怖主義小說的處女作《黑色星期天》(Black Sunday),這本書也拍過電影,勞勃蕭演以色列莫薩德情報員,追蹤巴解女恐怖分子結合越戰退伍失意美國大兵的恐怖活動,片尾是精彩的熱汽球飛船襲擊美式足球賽的高潮……這個女恐怖份子的情感失落複雜人設,後來被哈里斯拿來塑造成《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裡的女主角克萊瑞斯史特琳(Clarice Starling)的人格原型,這二重人格典型都是1970年代後很流行的政治驚悚風格熱銷作品。

2.火戰士(Sniper)1993

不用多加介紹的狙擊手電影,所有軍事迷都朗朗上口的經典軍事佳作。由拉丁裔導演路易斯羅沙(Luis Llosa)掌鏡,主演過《前進高棉》的性格巨星湯姆貝林傑(Tom Berenger),在詮釋美國海軍陸戰隊專業狙擊士官。這位資深老鳥,在一次支援中情局刺殺南美軍頭的秘密行動中,必須帶領一位來自美國本土情治單位的狙擊手(男星比利贊恩Billy Zane飾演)。他們必須在緊張刺激的行動中,調和彼此對於任務性質,以及行動歧見的差異。

《火戰士》是當年軍事迷津津樂道的狙擊專業電影。

緊湊的劇情中,處處刻畫極度專業的狙擊戰術特寫。湯姆貝林傑手持M-40A1型單發狙擊槍,搭配比利贊恩持用的HK廠名槍改裝,由PSG-1與MSG90兩隻混血改裝的SR9-TC半自動狙擊槍,二種武器代表軍警兩種不同的狙擊戰術思考,相當吸引人,是行家挑選的極品經典電影。

本片由於劇情張力十足,又深刻描寫專業狙擊技巧以及政治陰謀,也算是一種「政治驚悚」類型的佳作,後來拍了許多續集,但是每況愈下。隨著主演湯姆貝林傑已經逐漸老去,這系列的電影僅剩下剝削商業模式的功能,直接發行光碟問世。想要了解美國海軍陸戰隊狙擊手訓練、行動細節的玩家,僅觀賞電影第一集,即可學到許多專業知識。

4.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2001

由法國知性導演尚賈克阿諾(Jean-Jacques Annaud)掌鏡的《大敵當前》,是美國影片中相當罕見,站在俄國人觀點看史達林格勒(Stalingrad)之役傳奇的電影。

根據真實史實中的蘇聯民族英雄瓦西里札伊采夫(Vassili Zaitsev)的傳奇故事改編而成,以俄軍相當獨樹一格的狙擊手訓練與編制,讓觀眾看到另一種相當不同的二戰戰場描寫。

《大敵當前》由真實史實改編。

可惜的是,尚賈克阿諾並未花太多篇幅,著墨在特殊戰術劇情上,反而用了許多的力氣描寫虛構的戰爭三角戀,僅片頭一段精采的德國Ju-87俯衝轟炸機於史達林格勒之役中的戰術特寫,讓人印象深刻。

後半段的劇情節奏稍嫌用力不足,也失去不少焦點。著重在當年蘇聯軍隊如何進行戰時宣傳、狙擊手如何成為俄軍在衛國戰爭中反敗為勝的關鍵,如今都已經成為軍事史研究者能夠朗朗上口的傳奇。

5.殺手悲歌(Shot Through the Heart)1998

由HBO電影台自製的電視電影,劇情描寫波士尼亞危機發生的前後,塞爾維亞人、克羅埃希亞人與回教徒之間,原本在首都塞拉耶佛(Sarajevo)平靜相處的生活,因為種族戰爭而一夕之間變調的悲劇。

《殺手悲歌》透過波士尼亞危機的真實人物故事,來描寫戰爭突然襲來的悲哀。

如同前蘇聯軍隊傳統,前南斯拉夫軍隊由於歷史與民族生活方式的使然,對於狙擊手和相關戰術的重視,與一般歐美國家相當不同。

飾演塞爾維亞人主角的文森裴瑞茲,在戰爭爆發之後被徵召加入塞軍訓練狙擊手,在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塞爾維亞人在塞拉耶佛市區,所進行令人怵目驚心的隨機狙擊恐怖活動,幾乎癱瘓整個都市的各項效能,也讓我們見識到狙擊戰術的可怕之處。

片中隨處可見的俄製Dragunov狙擊槍(SVD),應該也是行家津津樂道的焦點。而此片最可貴之處,是讓活在和平自由的台灣島上民眾,可以透過螢幕,了解原本安逸生活稍縱即逝的無奈,以及戰爭突然來臨的可怕,以及如何在惡戰中苟延殘喘活下去,都是此片可貴的教訓。

6.迫切的危機(Clear and Present Danger)1994

改編自軍事小說大師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名著的電影,由澳洲導演菲力普諾斯(Philip Noyce)掌鏡。本片也是傑克萊恩(Jack Ryan)系列電影中,最受到軍事迷津津樂道的專業軍事影片,不下於已成軍政科技驚悚經典的《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90)。

片中描寫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接受總統密令深入南美洲打擊毒梟的情節,整個值勤過程與描寫相當具備軍事專業,讓軍迷印象深刻。

一段描寫小說重要人物查維斯(Chavez)剛被克拉克先生(John Clark)發掘徵召,推薦給主角傑克萊恩的段落,有查維斯發揮狙擊手技術的有趣橋段,不論假想敵如何尋找他的下落,全身偽裝的查維斯還是不被人發現。這個段落,也讓人知道除了神準的射擊技巧之外,一位優秀狙擊手所該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迫切的危機》是拍攝精良的政軍驚悚電影,劇中軍事情節寫實又具啟發。

這系列電影,原本類似克拉克先生、狙擊神手查維斯,都是湯姆克蘭西系列軍事科技驚悚小說的重要人物,但是經過三十年好萊塢的蹂躪與重組重拍後,這些頗有元氣和發展潛力的角色,都被改編電影、電視影集所破壞殆盡,讓人不忍卒睹。已逝的湯姆克蘭西,是描寫冷戰時代的軍事驚悚專家,但是要將他的小說精髓搬至今日複雜的世界區域衝突中,總是讓人覺得取捨間,好萊塢的老闆們不斷犯錯,以至於糟蹋了這些可貴的角色發展潛力。

7.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1998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以全新電影技術與藝術語言,複製出令人震撼的二次大戰戰場,再次幾乎帶動好萊塢電影的革命性改變,本片被譽為史蒂芬史匹柏在21世紀前最偉大的戰爭史詩電影。

本片以專業殘忍卻悲天憫人的手法,描寫現代人無法感受的血淋淋二戰戰場,《搶救雷恩大兵》片中,最令軍事迷印象深刻的,除主角外就是那位常常在狙擊敵人時,喃喃自語和上帝溝通的狙擊手,他手中持用當時美軍的制式狙擊槍,由春田廠推出的M1903步槍(台灣本地俗稱「三○步槍」)加上古早狙擊鏡而

《搶救雷恩大兵》中的狙擊手,儼然成為電影中最吸睛的角色描寫。

結尾大決戰中,他以一把狙擊槍的火力,幹掉來勢洶洶的德國機械化部隊,牽制的力量之大,也讓人深刻感覺到,狙擊手在現代戰場中的可怕。一位持有老舊步槍的狙擊手,竟能發揮制止大軍前進的功用,也難怪近年各國都在大力發揚狙擊戰術,喜歡看電影治軍的台灣軍方,恐怕也受此片的影響很大。

8.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1987

巨星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邁向好萊塢之路的關鍵大作,由名製作人喬席佛(終極戰士系列、終極警探系列、駭克任務系列等)推出,導演李察唐納(Richard Donner)掌鏡,天才編劇Shane Blake執筆,成就一部未來再也無人超過的警匪搭檔電影經典。

《致命武器》片中後段的狙擊戰術,擬真程度讓人訝異。

梅爾吉勃遜是位剛剛喪妻、有自殺傾向的越戰退役警員,與另位擁有美滿家庭的警員丹尼葛洛佛(Danny Glover)搭檔,中間經過趣事和險境。結尾高潮戲中,曾在越戰參加過中情局秘密作戰的吉勃遜,手持HK廠PSG-1狙擊槍,在一個乾燥湖邊緣,以極遠的距離精準幹掉販毒集團歹徒,這場戲應該是影史上,第一次將PSG-1搬上大銀幕的經典畫面,其槍槍致命的劇情,就是本片「致命武器」得來由。

本片當年在台灣上映翻譯為《英雄無敵》,後陸續推出的二、三、四集電影,才被「正名」為比較切合原始片名的《致命武器》。很可惜,本來以驚險動作情節,強調動作片速度魅力的劇本,在後面幾集因為更換編劇,以及好萊塢片商的貪婪(想要爭取更多普羅大眾),全系列失控為「動作喜劇」,原本性格黑暗陰冷的主角吉勃遜,慢慢成為居家男人,讓人越看越失望,強烈建議只看第一集就可。

9.豺狼之日(The Day of the Jackal)1973

改編自政治小說家佛德列克佛西(Frederick Forsyth, 作品《奧德薩密件》、《北極光》、《戰狗》等,都曾改編成電影)的暢銷驚悚小說,曾經當過記者的佛西,以報導紀實的手法,描寫一個代號「豺狼」(Jackal)的神秘殺手,在法國境內極右派軍事將領集團的僱用之下,準備刺殺總統戴高樂(當年戴高樂準備放棄北非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引起國內政情動盪)。

這部電影在大導演佛列辛尼曼(Fred Zinnemann)的掌鏡下,神秘殺手豺狼慢慢的從收到合約、易容、佈線、改裝武器、逃脫….等等細節,冷冽的讓人信以為真,片末暗殺戴高樂的情節,結合真實紀錄片與電影片段,堪稱影史不世出的經典。殺手豺狼使用的狙擊槍,是託付一位槍械高手手工打造的,可以隱藏在殘障柺杖中,想像力驚人。

《豺狼之日》中,神秘殺手訂製狙擊槍的片段,成為日後所有狙擊課程的標準模範。

這部電影曾經在1997年重拍過,片名為《絕對目標──豺狼末日》(The Jackal),由巨星布魯斯威利飾演殺手豺狼,另一個新加入協助辦案的前愛爾蘭共和軍狙擊手,則由李察吉爾飾演。重拍版將焦點從戴高樂轉為現任美國第一夫人,僱用殺手的則是被美俄聯手掃蕩的俄羅斯黑手黨組織。

新拍版本在英國導演Michael Canton-Jones掌鏡下,雖然張力不錯,但是劇本改編實在不出色但可接受。片末豺狼使用所謂「波蘭製ZSU-33 14.5mm口徑」重機槍(實際上是由美製M2 12.7mm口徑「50機槍」改裝),搭配遠距遙控瞄射系統,算相當唬人且熱鬧。而李察吉爾片尾高潮與海軍陸戰隊合作,以上述《火戰士》片中使用過、少在電影中出現的SR9 TC半自動狙擊槍,破壞豺狼的休旅車機砲裝置一幕,也讓人熱血。但是這部新版電影,卻被舊版導演佛烈辛尼曼棄若敝屣,甚至揚言不惜提告,讓幕後的爭執比幕前成績要引人關注。以現今時空的電影娛樂價值而言,新版《絕對目標──豺狼末日》一片,已可算是拍攝認真又有其故事性的政治暗殺驚悚片了!

10.死亡高塔(The Deadly Tower)1975

美國犯罪史上,第一個隨機槍手事件,發生在1966年著名的達拉斯高塔槍手事件。Youtube上面有關很多查爾斯惠特曼的影片和回顧。剛出道時的影星寇特羅素也接演過電視電影《死亡高塔》,飾演過這位「孤槍俠」(Lone Gunman)。

查爾斯惠特曼事件,不僅震驚美國社會,也突顯一般的警察體制無法緊急面對如此突發狀態的無差別攻擊,故這也是美國警方開始軍事化、成立SWAT特殊武器攻擊隊的肇始,在當時,國際恐怖主義活動才剛剛萌芽而已,還沒有「恐怖攻擊」這樣的概念。電視電影裡面,可以看到德州的州警徵用民間的雙翼螺旋槳飛機,試圖用獵槍制服惠特曼的舉動,當然是無效。

《死亡高塔》改編自美國犯罪史上第一個隨機槍手殺人案。

一位名叫查爾斯惠特曼(Charles Whitman)的25歲青年,在1966年7月31日晚上,親手將自己的母親與妻子刺殺死亡,然後留下一封遺書寫道:「我已經準備好要死了,在我死了之後,希望有人幫我解剖遺體,看看我是不是真的瘋了?」

8月1日清晨,曾在海軍陸戰隊擔任狙擊手退伍的惠特曼,帶了一把有4倍狙擊鏡的雷明頓(Remington)6公厘口徑手動槍機獵槍、一把軍用的M-1A2卡賓槍(.30口徑)、一把散彈槍、一把德製魯格(Luger)9公厘半自動手槍、一把.357口徑左輪槍、一堆子彈以及一大把炸藥,獨自一人潛入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校區裡面的著名瞭望塔頂,在300呎陽台上,向路上的學生隨意射擊,短短96分鐘之內,有46人受到槍擊,其中16人死亡。

事發當時,奧斯汀分校附近警方毫無辦法,由於惠特曼火力強大,警方除了無法有效掌握他的行蹤之外,本身也完全暴露在惠特曼強勁的火網中。警方曾經試圖以飛機來達到壓制他的目的,但是由於火力太強,根本無法靠近瞭望塔。

惠特曼連到現場支援的救護車都射擊,這樣耗下去實在不是辦法,有一、二個勇敢的警察,終於摸到瞭望塔大門,但是爬到頂層之後,發現惠特曼相當專業的將所有的通道完全封閉,就在警方試圖要排除這些障礙的時候,惠特曼引爆炸藥與警方同歸於盡,但也有一種說法是,惠特曼隨即被警方擊斃,並沒有引爆炸彈。

查爾斯惠特曼為何要隨機殺人?至今犯罪心理學史上還是一個謎。(圖片來源/Wikipedia公有領域)

多年來,由於惠特曼事件是當地警方難以忘懷的醜聞,因為花了將近二個小時才擺平一位狙擊手,實在很丟臉,所以有關於惠特曼最後的死法,多年來官方版與地下版都有不同的猜測。之後,真的有醫生替惠特曼進行解剖,發現他已經長了腦瘤,或許因為如此,才造成他異於常人的舉動!

查爾斯惠特曼事件,堪稱是美國治安史上第一個隨機槍手(Random Shooter )案例,而惠特曼精確快速的狙擊功力,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精實訓練的成果。

一些美國民間類似民兵(Militia)較為反政府的組織,都將惠特曼視為一個反政府的偶像,對於他的事蹟唸唸不忘,成為一種「次文化(cult)」。而在惠特曼行兇之前的3年,一位獨行俠般的殺手也在德州將甘迺迪總統的頭轟了一個大洞!這位叫做李哈維奧斯華(Lee Harvey Oswald )的狙擊手,也是由美國海軍陸戰隊所訓練出來的。

※首圖( 圖片來源/ 摘自Wikipedia公有領域)

※延伸閱讀:海豹部隊是什麼? 從專業的軍事電影認識這支神秘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