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白」的生活美學

發布日期:2024 年 3 月 29 日
文章分類:,
作者:侯襲人

我家的露台什麼都沒有,卻能應有盡有。露台為四方天地,建商將一側以磚牆堆砌成圍籬,將土壤收攏給植栽,將空間留空給露台,圍籬內本該杜鵑花所棲,經年間卻因往來的小鳥帶來的果實深根發芽,漸漸盤據了這片圍籬,如今長成株株茁壯,枝葉繁茂能為人乘涼的小樹,經查名為金露花的灌木,驚蟄後日照增長,不時垂下的淡紫小花,花落後橘黃果實成串,隨晚風飄盪在落日的餘暉裡,成為獨樹一格的景緻,儘管籬笆內經歷改朝換代,空無一物的露台依舊聞風不動。

立夏後我與兒子會在露台擺上噴泉泳池戲水,順手摘幾株因土壤貧瘠而嬌小的杜鵑置於水中,任之漂泊,也會趁著西斜的陽光,在露台鋪上野餐墊,憑幾張畫紙與顏料盡興揮灑,有時我只在室內使用跑步機,並觀看兒子自由發揮露台空間,拿著水管澆花或玩,使用鏟子挖土,觀察螞蟻、蚯蚓、蝸牛,好生有趣。白露過後天氣漸涼,在露台大字躺下仰望天空,能見雲朵千變萬化,自成一幅美麗畫布,偶爾造訪的秋颱在露台狂風肆虐,大雨滂礡,隔著大片落地窗我們即刻追風。冬至後日頭南迴,中醫謂:「冬陽一寸值千金」我與兒子遵循古人智慧於露台「曬背」補陽。隨四季變化,空白的露台可自行定義,變形成你賦予的任何意義,而露台終究歸於五蘊皆空。

( 圖片來源/ 本文作者侯襲人 )

如同露台的留白,生活中也處處需要留空,這時代洪流裡的人們生活充斥著形色萬物,多不計數的言論、事件、紛擾,雜沓地由四面八方湧來,牽動著芸芸眾生的情緒、社會風氣,仿若置身於巨大的人生劇場,不停的投射與帶入各種角色,若少了給自己留白的餘地,適時的清空,總不免迷失在人云亦云裡隨波逐流;若能相近於露台的留空,讓自己成為一處空白的接受器,任憑各處投以的眼光,來去的事物,一陣喧囂後的歸零,歸於自己的本質,不輕易受外在所更動,看那露台裡相生相滅、節外生枝的樹木被收攏在圍籬內恣意發展,或將之顛來倒去使用的我與兒子,卻依然空無一物讓萬物自由流淌,而不為所動的露台,它的留白即是一刀劃下區分出自我的界線,露台的空,即是內心的淨。

身處在資訊氾濫的時代,如同一艘遠洋的小船遺世獨立,船身搖搖晃晃,浪裡載浮載沉,終在學習穩住船身,放眼這片汪洋中每艘船隻所航行過的方向、停靠過的港灣、經歷過的巨浪狂濤、享受過的靜謐與孤寂皆各不相同,而空著的小船,在深邃大海踽踽獨行,因這些不同而成為單獨的個體。當這世界向你發出種種提問,舉凡所有問題都能找到包羅萬象看似完美的解答,摒除既有的答案,當燈塔的光照射進海面上你揚起的孤帆,能否用你曾航行過的里程一一回覆?用留白的你給出獨一無二最相近於自己的答案。

※首圖(圖片來源/ AP NEW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