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 現實與虛幻

發布日期:2024 年 1 月 25 日
文章分類:,
作者:高等遊民

血液是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環,對血紅色與血液的崇拜與恐懼,形成人類今天的某些宗教哲學觀。

根據古代各種文獻的歸納整理,吸血鬼現實中屬於一種「不死屍」(undead),但不是我們透過大眾文化和宗教民俗認識的「活死人」(ZOMBIE / Living Dead),不會從俗有走路遲緩、毫無思想的特徵,而是需依賴血液而活、具備有限法術力量的一種「鬼」。

古老恐懼症候群

吸血鬼也算是西方古老恐懼症後群中,最神秘、最有考據內涵的傳說,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研究吸血鬼相關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過程,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社會科學探討,而非僅是街頭巷尾閒談,尤其通俗小說暢銷,加上20世紀開始的影視發展,吸血鬼對人類社會、心靈、藝術創作的影響力,更透過影像而散播全球,至今還在盛行。

當然,吸血鬼「應該是虛構的」,雖然歐美社會有些地下團體或精神病傾向的個人,有「嗜血」的行為舉止,甚至有種「沒血活不了」的精神官能強迫症,但這都不是我們所知道的「吸血鬼」。

要考古吸血鬼的來由,我們必須從人類至今發現最古老的兩河文明挖掘起,當時文獻就已開始對「喝人血神祇」的恐懼,一路延續到希臘羅馬文明,都有相關的文獻記載。

而在《新約聖經》中,耶穌基督用自己的寶血拯救人類,讓「血」增加了其超自然的救贖成份。從11世紀開始,法國南部地區有陣子被「死人離開墳墓復活」的恐懼所籠罩,同時期,來自北歐的吸血鬼傳說,開始散佈到法國與英倫三島一帶,並與中世紀基督教保守內涵結合在一起。

英國人曾在1196年的《英國編年史》(the English chronicles)裡面,紀錄上諸如「吸血死屍、水蛭惡魔」(cadaver sanguisugus )等字眼,一般來說這應就是吸血鬼在西方文明最早留下的形象痕跡。

瓦拉德三世

來自東歐羅馬尼亞的瓦拉德三世(Vlad III),應該是後世創作吸血鬼形象的原型。他是14至15世紀當時,一位多瑙河流域瓦拉奇公國(Valachie)的將軍,因為喜歡將戰俘活生生釘死在粗木樁上面,被稱為「Tapes」(意指「釘木樁之人」)或者「德古拉」(Dracula,意指「龍」或者「魔鬼」)。瓦拉德三世曾擊退過奧圖曼帝國的入侵,成為羅馬尼亞民族英雄,但他殘酷凌虐戰俘或者罪犯的行徑,卻比他的戰爭功績更加有名。

吸血鬼德古拉
《吸血鬼德古拉》的小說封面(左)和吸血鬼原型瓦拉德三世最為被外界熟知的畫像。(圖片來源/摘自Wikipedia公有領域,小蜜蜂電報合成)

1897年,一位英國通俗小說家史托克(Bram Stoker)以瓦拉德三世的故事為本,加入吸血鬼恐懼民俗傳說,融合當時流行的「哥德式」怪談風格,意外寫成了傳世經典小說《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 the UN-DEAD)。

吸血鬼卡蜜拉與德古拉

這一本小說日後開始逐漸發展茁壯,其「共同宇宙」概念發酵,才有日後我們所熟知的吸血鬼伯爵、吸血鬼情人米娜、無辜的受害者強納生,以及吸血鬼剋星「凡赫辛」(Van Helsing)教授。

這本小說開始,東歐地區防範吸血鬼的民俗道具,諸如大蒜、木樁、木槌、砍頭用大剪刀、十字架等物品(來自凡赫辛教授隨身攜帶的木箱中),也得到了歸納整理,終於成為吸血鬼文化的主要支架。

1992年由大導演柯波拉執導的《吸血鬼德古拉》一片,就將瓦拉德三世的故事重新演繹一遍。

除了瓦拉德三世的吸血鬼德古拉原型外,1611年發生在匈牙利地區的巴托里伯爵夫人(Erzsebet Bathory)事件,也成為另一種「嗜血女伯爵」的原型。

巴托里夫人當時為了永保青春,從1600年開始,在她的城堡中囚禁了將近300個年輕少女,將這些少女當成屠宰動物一樣的放血,用被害者的血來沐浴、甚至飲用。

直到1610年,當地少女少婦失蹤的事件頻傳,成為民眾集體恐懼,巴托里夫人的表哥圖索伯爵(Gyorgy Thurso)率領軍隊進攻城堡,終於揭開了恐怖的事實,巴托里夫人被法院起訴判刑,因為有皇室關係而免一死,終生被監禁在自己的房間不得外出,其餘共犯全部被處死。

這個故事除了殘忍虐殺外,甚至還牽涉到在當年依舊是禁忌的同性戀情節,是教廷所不能容忍,故也有一定程度將其故事妖魔化的可能。

吸血女伯爵卡蜜拉
「吸血女伯爵卡蜜拉」的故事在1871年寫成首版恐怖小說,轟動一時。(圖片來源/Wikipedia公有領域)

1871年,以吸血女伯爵卡蜜拉(Millarea von Karnstein)的小說比《吸血鬼德古拉》還早一步問世,出版後轟動一時,成為「吸血鬼」故事的另一典型。在日後,我們所看的任何吸血鬼電影,大概都不出這二個源頭。

小說家史托克(Bram Stoker)所寫的小說《吸血鬼德古拉》,其寫作水準並不太高,卻意外成為日後吸血鬼電影的基本教範,在當時並未讓史托克享受任何名利。史托克在1912年去世時,窮困潦倒默默無聞,這本經典小說直到1924年才有人將其推上戲劇舞台,當年6月在英國中部的Derby展開歷史性的首演。

盜版 表現主義 電影

在這齣話劇中,扮演吸血鬼的演員,穿著黑斗篷和紳士晚禮服,後來也成為吸血鬼的共同標記。當時在舞台上扮演吸血鬼德古拉的,是位來自匈牙利的小演員貝拉魯格西(Bela Lugosi Blasko)。直到1927年9月,這齣戲橫跨大西洋直到美國紐約的百老匯公演,漸漸將這本小說推上無可匹敵的經典地位。

吸血鬼
貝拉魯格西從舞台劇到電影,長年扮演吸血鬼德古拉,成為其傳奇生涯的重要標記。(圖片來源/Wikipedia公有領域)

雖然直到1924年才有受歡迎的舞台戲劇演出,但早在1922年,就有人想將這本小說拍成無聲電影,這個企圖成為電影史的重要歷程。

被後世學者遵奉為「表現主義」電影大師的德國導演穆瑙(Friedrich Murnau),當年在未經史托克遺孀同意下,擅自將小說拍成電影,但將小說中的人物名稱作些改變以規避抄襲責任,如德古拉伯爵變成了歐羅克(Orlok)伯爵,又名諾斯菲拉圖(Nosferatu)。

穆瑙用德國傳奇演員麥克斯史瑞可(Max Schreck)演繹這位傳奇性的吸血鬼,而天才般的穆瑙,也顛覆史托克原著中那位「高大俊帥的德古拉伯爵」形象,史瑞可飾演的吸血鬼歐羅克伯爵,身材矮小、光頭、外型如邪惡的老鼠,卻也成為另一個典型。

穆瑙的《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已經成為電影史不世出的經典教材。

但是,這部叫做《不死殭屍—恐慄交響曲》(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的表現主義經典,卻被史托克遺孀一狀告到法院,後來電影公司敗訴,法院下令要將電影膠捲全部銷毀!好險,有些底片被偷偷保留下來,我們今天才得以見到這部盜取著作權卻成為經典的吸血鬼教科書電影。

有趣的是,2000年好萊塢推出一部叫做《我和吸血鬼有個合約》(Shadow of the Vampire)電影,就是重演當年穆瑙拍攝這部歷史經典的過程,並在其中加入些傳奇的元素,讓人看來相當莞爾。

《我和吸血鬼有個合約》是部回顧穆瑙當年拍片甘苦的另類吸血鬼傑作。

另外,德國電影新浪潮大師荷索(Werner Herzog),在1979年也曾經將這部穆瑙的名作重拍一遍,片名叫做《吸血殭屍》(Nosferatu: Phontom der Nacht),由德國傳奇男星克勞斯金斯基(Klaus Kinski)飾演吸血鬼。但是真正「合法」改編自史托克小說的第一部吸血鬼電影要出現,那已經是1931年的事情了!

荷索的《吸血殭屍》不落俗套,將其德國前輩的經典加上時代性演繹,成績非常好。

由美國導演白朗寧(T. Browning)所導演的首部有聲吸血鬼電影《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由影史吸血鬼代言人貝拉魯格西演出,由於受到觀眾瘋狂歡迎,魯格西版的德古拉吸血鬼不斷推出續集,成為影史初期最先出現的電影瘋潮。

人民公敵

根據統計,從1931年開始至1958年為止,美國境內大大小小以吸血鬼德古拉為主角的電影,可以考據的已被拍攝將近1,000部以上。

也有社會學者認為,1929年開始的美國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造成美國民眾生活品質急轉直下,許多人一夜間失去經濟支柱,陷入貧窮絕境,痛苦的大眾需要一個「人民公敵」(Public Enemy),來宣洩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轉移生活焦點。

1931年上映的《吸血鬼德古拉》,由貝拉魯格西主演,意外成為當年飽受貧窮生活所苦的電影觀眾,一個情緒宣洩的焦點,變成人民公敵。

因此,當年由貝拉魯格西飾演的德古拉伯爵,這個來自東歐的「異族」,蒼白的面貌與邪惡的笑容,成為美國大眾忘記大蕭條苦痛的移情對象,也是吸血鬼從東歐傳說,藉著電影戲劇一變成為大眾次文化主流的關鍵。

而在大蕭條時代,美國境內盛行「5分錢戲院」(Nickelodeon),不僅大眾用身上零錢即可進戲院觀賞宣洩情緒,而電影公司老闆也以低價格壓榨演員與製片團隊,這是個雙輸的時代,卻創造出經典。

由於過度拍製以及氾濫,吸血鬼電影風潮,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沈寂一段時間,電影院的恐怖主流,因為冷戰氛圍而換了許多主角,例如科學怪人、外星人、沼澤怪獸、原子巨獸、大恐龍、輻射怪獸、隱形人等等。

冷戰時代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雖有1958年由英國演員克里斯多佛李(Christopher Lee)重演貝拉魯格西的舊款德古拉伯爵,而得到一些熱賣回流風潮,但是由於故事體裁太過古典且套用公式,漸漸地不再受到歡迎,拍製風潮要等到戰後嬰兒潮的作家與影視界各家大師紛紛開始重新創作,吸血鬼風潮才得以復興。

克里斯多佛李版本的《吸血鬼德古拉》,曾在1960年代紅了一段時間,卻無後繼之力。

要談到吸血鬼電影的再次「文藝復興」,荷索登年拍攝《吸血殭屍》大受歡迎,故讓此風潮再度席捲好萊塢電影,也是一大原因,但是觀眾已經厭倦重拍古典故事了,故另類的吸血鬼電影類型開始發散。

文藝復興

1970年代後,好萊塢迎來另一波創作高峰期,主要來自一群戰後嬰兒潮電影大師的開放創作,且後越戰氛圍結束,嬉皮時代過度到雅痞時代,也提供許多創意衍生的空間。

當年好萊塢產製相當多科幻恐怖片,部部賣座,用「近郊恐懼」衍生電影故事,最有名的例如《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鬼哭神號》(Poltergeist, 1982)、《未來小子》(D.A.R.Y.L. 1985)、《衝向天外天》(Explorers, 1985)、《領航員》(Flight of the Navigator, 1986)…等青少年YA電影,對應這股潮流,吸血鬼電影當然也插上一腳,在多部優秀作品當中,1985年的《吸血鬼住在隔壁》(Fright Night),和1987年的《粗野少年族》(The Lost Boys)堪稱為重新創作的經典。

吸血鬼電影在傳統上來說,因循著史托克原版小說教條,多少都有古典歌德恐怖風格融入其中,早期貝拉魯格西到1960年代的克里斯多佛李等歷屆吸血鬼代言人,都必須擁有那種黑斗篷、晚禮服的歌德特色。

但是,《吸血鬼住在隔壁》卻將當年已式微的古典歌德風格吸血鬼電影,加入流行的青少年電影特性,創造賣座奇蹟。其中,編導湯姆荷蘭(Tom Holland)的功力算是一絕,他當年編導此片,還是他的第一部處女作而已!1985年推出《吸血鬼住在隔壁》的時候,湯姆荷蘭根本沒有拍電影的經驗,只陸續寫過一些電視恐怖影集的劇本而已。他後來受夠了自己的電影故事被其他導演亂拍,故開始探索自己執導筒的可能,卻一鳴驚人!

《吸血鬼住在隔壁》大受歡迎,創出了另一波吸血鬼電影瘋狂拍製的高潮。

故事描寫一位整天喜歡看吸血鬼老電影的單親少年,某天晚上發現新搬進來的鄰居舉止怪異,經過他自己獨自探訪之後,赫然發現鄰居的男主人是吸血伯爵本人!雖然他嚇的要命,但是包括母親、女友和好友,都不相信他的說法,甚至覺得他有精神病。熱心女友商請在電視影集中演出吸血鬼殺手的過氣演員協助他。而原本僅是混日子騙錢的過氣演員,竟發現這位小朋友所說的荒謬故事是真的,最後鼓起勇氣與這位小朋友一起進入吸血鬼之家,展開決戰。

電影主題除了彰顯近郊恐懼、單親家庭、電視兒童等1980年代美國社會問題外,還藉著故事對於當年已經不受歡迎的古典吸血鬼電影,表達致意與重塑新意。湯姆荷蘭輕鬆地將多種元素融成一爐,飾演吸血鬼的演員克里斯沙蘭登(Chris Sarandon)的氣質融合古典高雅與現代感,飾演過氣吸血鬼剋星的老牌演員Roddy McDowall早期也演出過多部的B級恐怖電影,在舊版的《決戰猩球》中扮演過多次同類角色,在本片中他扮演此角,徘徊在類型電影老套不再受到歡迎的落寞,也重新定義各種吸血鬼法術與剋星的重要性,多種元素多充滿著後設趣味。

湯姆荷蘭因為本片爆紅,故片廠讓他大膽地新創恐怖品牌,他選擇不再重複吸血鬼故事,反而開創一部日後更紅的《靈異入侵》(Child’s Play)系列。光看片名可能許多人摸不著頭腦?但是這部1988年面世的恐怖電影,創造了日後紅遍電影圈的「鬼娃恰吉」!這個影響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粗野少年族》也是好萊塢在1980年代文藝復興後的青少年YA傑作。

另一部《粗野少年族》,更是已逝導演喬伊舒馬克的經典作品,本片的題材取材自經典童話《小飛俠彼得潘》(Peter Pen)的那個「永不長大」的典故,描述單親家庭搬至加州內陸一處小鎮,突然發現這個小鎮是個「吸血鬼的夢幻島」(Neverland),透過片中的歷險故事後,認同自身與吸血鬼同在的那個夢幻中,是部迷人又逃避現實的傑作,類似名著《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的設定,但是多了青少年家庭認同、自我身份認同與再生的多重意義,此系列電影催生了多部續集、小說、漫畫,自我形成一個龐大宇宙。

而後吸血鬼電影創作再度達到高峰,除前述柯波拉的《吸血鬼德古拉》再度試圖創作史托克原始小說精神的精髓外,還有《夜訪吸血鬼》系列電影、電視劇的熱賣,從「解構」角度去摹寫吸血鬼故事源頭。而後青少年小說改編電影潮流瘋狂盛行,故類似《暮光之城》的肥皂劇類吸血鬼電影,都引起票房熱潮,但是由於過度創作以及電影收視形式改變、串流科技興起等,如今吸血鬼類型電影的創意,都不斷地持續在這個數位未來世界如病菌般地擴散開來。

狼人

講多了「吸血鬼」,我們不能忽略此類型故事中不可或缺的「狼人」(werewolf)!可能與「吸血鬼」同樣都是「不死之身」,狼人的來源從各學術研究來看,其文化大國是英國,但真正能發揚光大,還是靠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魔術才能成真。

早期狼人電影的化妝特效技術不佳,故此類電影沒有如吸血鬼類型般帶領風潮。

從1930年左右,就已有狼人電影出現,但真正在影壇受到矚目,要在電影化妝特效技術到達一定水準後,才真正有嚇人效果。1935年一部《倫敦狼人》(Werewolf of London),狼人化妝基本上還是乳膠面具,加上貼附演員臉孔的毛髮,假假的讓人發笑。1966年的《狼人》(The Wolfman),乳膠化妝技術上面增添了生動的動物皮膚皺折,化妝技術的突破已經看出成果,所以嚇人指數倍增。

但是,真正讓狼人電影突破特效化妝窠臼,在電影意義上呈現耀眼成就的,要算是1981年的《美國狼人在倫敦》(The American Werewolf in London)。除了炫目的特殊化妝效果之外,在電影型式與類型突破上面,都讓同類型電影黯然失色。

《美國狼人在倫敦》的這場變形戲,當年震撼了全球電影界。

《美國狼人在倫敦》電影一開始,就是二位吊兒啷噹的美國年輕人在倫敦郊區自助旅行,一路說著一些奇怪的冷笑話,被突然出現的狼人攻擊,倖存被送入倫敦明亮的醫院,在巧妙轉折中逐漸進入狼人變身的恐懼。

依照「狼人電影」的劇情公式,被咬傷的人理所當然會變成狼人。這部電影在影史的意義,就屬特殊化妝大師瑞克貝可(Rick Baker)的成就。當時奧斯卡金像獎剛剛增加了特殊化妝的項目,瑞克貝可就憑著《美國狼人在倫敦》獲得了影史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化妝獎。

導演約翰藍迪斯(John Landis)在電影中使用當時的先進技術,特寫鏡頭細細剪輯的方式,清楚描寫主角從人變成狼的過程,在當年還未有電腦特效的年代,這種結合單格攝影、模型與特殊化妝的所謂「老式」(Old School)特效,如今看來還是相當過癮。

除了狼人變身外,另一位被狼人咬死的主角,常在不經意的時候出現,提醒主角趕快結束自己的生命,免得變成狼人危害社會,這位由著名獨立製片家葛利芬鄧恩(Griffin Dunne)飾演的鬼魂,每次出現隨著屍體腐爛的程度改變外型,渾身潰爛的特殊化妝,更讓人見識到瑞克貝可的天才。

《破膽三次》是1980年代大受歡迎的狼人類型電影,賣力剝削血腥與色情。

另一部狼人電影《破膽三次》(The Howling, 1981),在通俗層面卻比《美國狼人在倫敦》受到觀眾歡迎。這部片由擅長特效電影的喬丹提(Joe Dante)改編自Gary Brandner的同名小說,將印地安傳說與狼人恐懼榮合成一爐,加上狂野的裸露與赤裸的血腥鏡頭受到觀眾歡迎,讓系列電影起碼拍了6集,算是正宗的噁心狼人電影口味,與《美國狼人在倫敦》的惡趣味有差別。

而另一部巨匠麥可尼克斯(Mick Nichols)想要改造狼人電影的企圖心之作《狼人生死戀》(Wolf, 1994),用影帝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版本的狼人,述說狼的本能與中年危機的關係,包袱過重算是失敗之作。而包袱過重的狼人電影,也包括21世紀重拍經典的多部失敗的狼人古典電影。

而許多人耳熟能詳的《18歲之狼》(Teen Wolf, 1985),由主演《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的米高福克斯(Michael J. Fox),詮釋轉變成狼人的青少年,如何藉著超能力轉敗為勝的故事,走的是1980年代吃香的YA路線,也有另一番滋味。

※首圖( 圖片來源/ wikipedia公有領域 )

※延伸閱讀:外星人入侵地球!在文化層面的各種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