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是什麼?人造肉&培養肉成分、爭議、優缺點一次懂

發布日期:2024 年 1 月 19 日
文章分類:,
作者:霹靂卡

不管是吃素者,或是為了健康不想攝取紅肉者,都可以考慮以植物肉或是其他替代食品來取代肉類,然而市場上有許多新的研發,名稱都很類似,很多時候都不知道這些替代肉是怎麼來的,我們幫大家整理了目前市面上看的到的種類:植物肉、人造肉、培養肉,以及國外已經普及和正在研發中的產品,事不宜遲我們趕快來看這些替代肉品有哪些優缺點與爭議吧!

植物肉、人造肉、培養肉比較表

植物肉、未來肉菌絲體培養肉人造肉、培植肉
定義植物來源的成分製成的肉類替代品,口感、味道模擬肉製品。在培養槽培養出來的,使用成分如糖、氮、磷等,讓菌絲在培養槽裡長大成真菌蛋白。或稱培養肉,是一種在實驗室製造的肉類,透過培養動物細胞而製造,不需透過屠宰經濟動物來獲得肉類。
成分通常為豌豆蛋白、大豆分離蛋白、小麥蛋白等植物蛋白質。
真菌蛋白從動物體內萃取的幹細胞所製造出的肉。
例子Beyond Meat 和 Impossible Foods 是知名的植物肉品牌,它們製造的漢堡、香腸等產品廣受歡迎。The Better Meat, Mush Foods, 台灣葡萄王生技公司Memphis Meats, Mosa Meat
是否已在市場上限歐美地區
是否動物零殘忍否,因幹細胞需從活體動物中提取,而有些幹細胞則需要從動物屠宰場收集的胎兒血液中提取。

植物肉是什麼?有什麼優缺點?

植物肉在台灣又稱為「未來肉」,主要是由植物來源的成分所組成,像是豌豆蛋白、大豆分離蛋白、小麥蛋白等植物蛋白質。在優點方面,植物肉有提供環保、健康和動物福利等好處。近年來,為了應對全球暖化,以及大眾對於經濟動物的權利與苦痛意識提升,許多公司開始研發其他仿肉食品,而目前植物肉在國內外維根界(Vegan)最為常見。植物肉的生產有效減少水和土地使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有助於環境保護。同時,植物肉富含植物蛋白和纖維,低飽和脂肪和無膽固醇,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健康。此外,減少動物產品的消費也促進了動物福利,避免了屠宰帶來的動物痛苦,使其成為一個倫理選擇。

儘管如此,植物肉缺點就是在口感和風味方面仍然與真正的肉類存在差異,對於平常吃葷者的吸引力不大,加上植物肉比起一般肉類都有相對高的價格,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負擔較大。常見的植物肉有 Beyond Meat 的素食漢堡,以及素香腸,而對健康來說,植物肉的鈉含量也非常高,對身體也是有一定程度上的負擔。

植物肉爭議

儘管植物肉普遍受到歡迎,也被視為可行的替代品,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相關的擔憂和缺點,以下是10個例子:

  1. 營養含量:植物肉可能缺乏在動物肉類中有的某些營養素,例如完全蛋白質、鐵和維生素B12。
  2. 加工:許多植物肉產品都會經過大量加工,有些會含有添加劑、防腐劑和增味劑,引起對人體健康的擔憂。
  3. 過敏:某部分人會對這些產品中使用的植物成分過敏。
  4. 高鈉含量:加工過的植物肉,可能鈉含量較高,將會導致高血壓等健康問題。
  5. 環境影響:植物肉的加工仍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其製造方法可能並不如宣稱的那麼永續。
  6. 基因改造的擔憂:一些植物肉產品包含基因改造食品 (GMO),引起對其安全性和長期健康影響的擔憂。
  7. 可用性和成本:植物肉可能比傳統肉類更昂貴,對於資源不足或是經濟能力較低的族群不友善。
  8. 口感:雖然已取得進展,但有些人仍認為植物肉的口感與傳統肉類有所不同。
  9. 加工廢棄物:植物肉的生產可能產生廢棄物和副產品,這些殘渣產生的環境影響也引起各界擔憂。
  10. 對單一種植物作物的依賴:為植物肉的成分進行大規模單一種植物的耕種可能導致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樣性損失等問題。

人造肉是什麼?優缺點一次看

人造肉又稱培植肉,英文又稱 Lab-grown meat, cultivated meat 或 cell-based meat。

相較於由「農場飼養」出來的肉類,「實驗室培育」出來的肉類給人的想像空間更大,難免會想的很驚悚,但實際上並沒有像聽起來的一樣可怕。以牛為例,科學家會使用牛的幹細胞,幹細胞是肌肉和其他器官的起源,所以也代表著可以用其來培養肉。這些幹細胞會加入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以幫助肌肉細胞進行繁殖和生長。當足夠多的肌肉纖維生長時,生產出來的就是一種類似碎牛肉的肉製品了。人造肉的優點是環保,相比傳統肉類可以減少35%至60%的能源消耗,並節省高達98%的土地使用。此外,它還能減少80%至95%的溫室氣體排放,提高糧食供應效率。這些特性使得人造肉成為一種可持續的食品選擇,有助於保護環境並應對全球資源壓力。

人造肉缺點部分,目前還有一些挑戰需要解決,包括:普遍鹽分過高問題、尚未成熟的保存與運輸方法、不一致的全球法規和消費者接受度、與真肉相比口感仍有差距。此外,如果人造肉取代傳統肉類,可能導致肉品供應集中於先進國家,影響無法生產人造肉的國家經濟。高價格也是人造肉普及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

人造肉是素食嗎?

人造肉不是素食,也不是動物零殘忍。根據定義,純素飲食不包括食用肉類或任何形式的動物產品,因此培養肉再怎麼樣都不會被視為純素,因為製造合成肉所需的成分全部來自動物,而目前採取幹細胞的過程仍需依賴從活體動物內獲取,且最廣泛使用的培養基包含胎牛血清(FBS),這是從動物屠宰場收集的胎兒血液中提取的,雖然有新創公司正在將血清從產品中淘汰,但提取幹細胞的這些過程都會對動物產生痛苦或不適,而在養殖動物的過程中,動物生活的環境是否人道或舒適也是另一問題,也違反了維根主義者 (Vegan) 最在意的宗旨。

除了人造肉道德層面的擔憂外,宗教也是另一課題,像是印度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信徒會質疑這類型的肉是否符合他們的宗教信仰,綜觀下來,人造肉所帶來的隱憂比起植物肉或是菌絲體肉還要更多。

菌絲體培養肉是什麼?

除了植物肉是現在的消費寵兒,近期在國外,有一款肉類也成為新的市場新星,它不是植物肉也不是動物肉,而是「菌絲體肉」,英文又稱 Fungi-based meat。一般的素肉屬於高度加工食品,用碗豆粉、大豆粉加上玉米澱粉、蕃薯粉等材料合成的,並不是特別有益健康,但菌絲體肉就不同了,它是直接在培養槽種出來的,使用成分如糖、氮、磷等,比起植物肉來說少了加工成分,並且也較健康。這些菌絲在培養槽裡長大成真菌蛋白直到培養槽滿了,過程只需要18小時,同時也節省了 90% 的土地與水資源。對人體健康來說,如果用「菌絲體肉」取代紅肉,在兩週內不僅能降低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也能下降 7%。

Rhiza Mycoprotein

在國內外有許多研究真菌肉或稱菌絲體培養肉的廠商,而位由美國 The Better Meat 研發出的 Rhiza是一種無過敏原、無特殊味道,並且比植物肉更類似於肉類口感的菌絲體培養肉。Rhiza蛋白含有比雞蛋更多的蛋白質、比牛肉更多的鐵、比燕麥更多的纖維、比香蕉更多的鉀,並且含有維生素B12。多數菌絲蛋白衍生物是由 Fusarium venenatum 此種菌絲而來,而 Rhiza是由 Neurospora crassa 此菌絲體所組成的蛋白質而來,這種真菌成長的非常迅速,在印尼也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時常被用來發酵大豆、花生或椰子製成當地的食物。目前在美國的食品公司 Perdue Farms 有與 The Better Meat 合作,但尚未在世界各地全面販售

The Better Meat的營運執行副總裁展示rhiza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

植物肉、人造肉、菌絲體肉的爭議與壞處

植物肉菌絲體肉人造肉
爭議營養含量以及加工成分對於人體不一定最好。價錢可能無法壓到太低,高價還是會讓民眾卻步。幹細胞的取得不是動物零殘忍。
健康鈉含量太高、加工過多。加工較少、成分比植物肉多含了鐵和 B12。營養素如同一般肉,然而實驗室培養出來的肉對於人體長期健康還未知。
道德還是需要依賴活體動物取得幹細胞,其中包括飼養動物、取得幹細胞的過程、經濟動物最終的下場等在道德上還是有疑慮。

結論

持續發展及研究肉類替代品旨在解決地球暖化、碳排放量過高、經濟動物屠殺過程的痛苦等這些問題,植物肉(未來肉)、菌絲體肉、人造肉(培植肉),這三個概念共同反映了人們對更永續、環保和更健康的飲食選擇的意願,並推動了食品科技的發展,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首圖(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