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類理論如何啟示生命 《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

發布日期:2024 年 1 月 12 日
文章分類:, ,
作者:harumu

後人類論述集結科技時代對人本的反思,視人類主體中的信息組織更重於物質實體,它發展出代表性研究自動控制論(Cybernetics),解構與重塑人與機械的認知關係。其研究所影響的範圍不限於電機領域,從控制論進展史重要的梅西會議來看,這場研討會還匯聚了神經生理學、哲學、語言學、心理學等專家的互動。《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作者凱瑟琳.海爾斯(N. Katherine Hayles)以科學文本作為梳理科幻的說理歸納,並透過眾多文學作品深究後人類議題的複雜文化,本書試圖容納整體去分析AI及Cyberog原型與倫理,在跨越理論與敘事之間,亦深深叩問著後人類時代去實體化的「真實」意涵。

回看人類本質的邊界

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正失速奔入科技介入生活的景象:手機、電腦等數位裝置形塑的網路世界,佔據人類更多感官經驗;純屬有機體的人類,跟隨需求進行與高科技機械的混合改造;人工智慧從部分模仿人類行爲的弱 AI,走向發展認知思考能力的強AI。零與一的數位浪潮掀起,人與非人(仿生人、機器人)兩者邊界漸漸模糊不清。科學無法遺世獨立地只顧技術發展,事實上,人文領域的思辨也具重要的啟示意義。對此,作者海爾斯恰恰提供深具洞察力的指引,讓奔入當今人類與機械多重想像的我們,不僅受科幻文本提點、亦是被科技處境提問,近一步使用後人類的雙眼重新思索:什麼是人?以及長久以來我們認為的真實又有什麼破綻?

走向控制論的信息流

傳統的人類定義中,我們常常將理性、自然、自主和自由看作人類特徵,並且將它們作為異於其他生物與機器的關鍵區別。然而,依循近代生物學研究,在目的論的運作層次上,為了達到結果所以發送訊息的人體神經元系統與電腦二維碼程式,兩者並不存在絕對的差異。這種觀點挑戰世俗慣性的分類原則,促使我們回看人類與機器之間的關係。


本書由此角度切入,介紹了對後人類理論影響深遠的控制論(Cybernetics)。這也使筆者明白原來科幻文學中流行的詞彙「賽博龐克」(Cyberpunk)是如何以控制論(Cybernetics)為字首來命名。控制論推導出的概念,解構與重構大眾對人類、動物、機器多領域的邊界,其基礎理論主張信息比物質更接近討論本質問題的焦點,並提出一套革新思維,即「人類的本質可類比智慧機器的信息處理模式」。


這突破性思維產生後續三波控制論發展,第一波思潮建構了自主運作模型,討論一主體如何經信息流構成反饋迴路達到恆定狀態;第二波研究探討觀測者與被觀測動物的相互作用,此反身關係令封閉系統缺乏客觀的測量標準,因此受後續研究質疑,其信息、編碼、目的論為觀察者推斷而成,闡述出信息理論的分歧意義;第三波論述則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新領域,提出一套虛擬程式「地球」(Tierra),這個概念將生命過程直接以信息計算方式來模擬真實運作,嘗試架設實體組成的自生系統,但理論實驗的弱點在於去情境化的模型,缺乏考量現實結構的複雜狀態,因此現代科學依然無法全然斷言人體僅受信息獨立構成。

( 圖片來源/ AP NEWSROOM )

反思後人類的分散性認知

科技產品幾乎實現許多信息理論的設定,若視信息很大程度能代表自我的根本,它易於在不同媒介傳輸的特性,讓許多生活體驗能透過虛擬空間被收發,例如為求感同身受某個主角的故事,可以藉由在VR裝置上下載他的經驗來獲得,雖然VR技術所需的數位裝備還不十分普及,但你一定不陌生的是——走進一間餐廳、一節車廂還是一座公園,無一處不是緊盯手機的雙眼,好像就此隔絕了緊鄰的人與人,抑或解散了明明當下匯聚的公共關係。即使其他真人就存在如此靠近的物理距離,現實活動也正在周遭發生,更多人卻選擇活在社群網路、遊戲程式、搜尋引擎或影音串流所形塑的線上世界,隱喻著數位訊息如何入侵真實世界,或更進一步看待,倒不如說我們將自己體驗真實的能動性(agency)交付給虛擬化空間。


除了直觀批判現代人手機成癮的現象,受到控制論啟發,筆者反思網際網路內吸引我們的深層結構與意義。從自我經驗出發,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後,似乎無所事事時就會想抓起手機分散無處擺放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害羞的我若是置身於陌生的人群,一種尷尬赤裸的感覺油然而生,為緩解那樣不知所措的緊張,只要逃遁至手機裡的社交軟體就安心許多,這是因為數位世界的自我是經個人篩選過的信息所建構,其中的外表與身份不是先天被授予的,且是能層層經營並管控的,任何個體都更如同自己的主宰者,展現個人積極同意的面向與外在互動。數位載體就像更新的義肢,使我們涉及的世界更加廣泛、汲取知識的效率更加快速、延伸的身體意象更加明確。

探究形上世界的真實

綜觀這些面向,人類(或該說是後人類),對於認識真實世界的途徑漸變為經由數位資訊所供給,甚至我們傾向相信量化的數據更接近真實。我想到有一陣子受到網紅業配影響,很想買 Apple Watch 好得知每日的身體數據,智能手錶的功能重點已不在看時間了,更吸引現代人之處,在於準確記錄今天走了幾步、做什麼運動消耗多少大卡、在什麼狀態心率的數值表現為何。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後人類控制論的體現,我竟追求在動態時間中,能歸納出身體有穩定均值的表現;又或是打從心底認同將身體狀態以數位化來比較分析。


憶起過去讀到哲學家胡塞爾對數字客觀性的質疑,不禁認為這是一件毛骨悚然的總體意識,從小我們被教導數學代表理性、代表絕對客觀的法則,但若自然存有界並不存在完美的圓形、不存在足以完全符合數字意指的「一二三四」,那我們對那個形上世界的原始構成是源自於何?難道這個身體存在之處以外有更真實的世界,而我們始終活在虛假、被控制的另一界嗎?科幻片《駭客任務》早已提出設想;科技進步更逼著我們探求這個寓言的可能性。究竟什麼是真實?這個大哉問總是回到笛卡兒所述的「我思故我在」來解釋,就算肉體是假的、記憶是假的,唯一不可懷疑的就是正在懷疑的這件事不會是假的,內觀自省的痕跡是真實烙印於此的。

( 圖片來源/ AP NEWSROOM )

共感流動的諸相

所以,與其辨認真實到底為何,重塑問題方向,回到信息論談的模糊邊界,身為後人類,更重要的思考觀點在於:生命能不能接受自己是流動的概念,以及在流動之中的我們要體驗什麼?後人類去實體化的特性,告訴人們「屬於」的意義是開放的,存在/不存在轉變成無意義的虛擬性質,「擁有」的重點正在脫離物質屬性的屬於誰,而是在識別模式中擁有存取權限,就意味著實質的所有權。


樂觀期待此流動的體驗讓人類、後人類明白世界沒有絕對的實在對立,萬物的塑造是來自於互相的反身關係,而非固態直視的本質。誠如佛教裡《金剛經》的論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藉此無常的領悟,破除執著於純粹非黑即白的分界,幫助人類啟發出與其他生命形式一同共好的世界。

※引用文獻

  1. 《後人類時代:虛擬身體的多重想像和建構》凱瑟琳.海爾斯,賴淑芳、李偉柏 ,時報出版社,2018
  2. 《控制論:或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諾伯特・維納
  3. 《現象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胡塞爾‧海德格‧鄂蘭的倫理、政治與宗教哲學》汪文聖, 聯經出版,2019

※首圖( 圖片來源/ AP NEWSR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