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電子戰防衛和攻擊能力 台灣不能再等

發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30 日
文章分類:,
作者:獨立軍事觀察

媒體報導,為了為防範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力犯台,在第一擊時採用高科技的「高空核爆電磁脈衝(HEMP)攻擊」,可瞬間癱瘓台軍所有電子設備,傳聞台灣海軍已在新北市的三芝區郊外,興建一座可承受HEMP攻擊的基地。

 

對此,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法院受訪僅表示,此為建案一環,針對以前沒有功能做加強,從工程面去做改進,不是專程為某樣設施進行工程。邱國正說的其實成理,因為電子防護作戰,並非蓋一個基地即可達到,必須要全方位、全面進行電戰防護與攻擊的戰術性檢討,由這個傳聞出現,也讓人憂慮,台軍內部對電子作戰一詞,僅懂皮毛而沒有全面概念。

末日指揮機
美軍在其「末日指揮機」E-4明鏡專機上,進行電磁脈衝防衛的測試,這種測試在冷戰期間就已經展開。(圖片來源/wikipedia公有領域)

如果解放軍攻台,在初期以高空的核彈爆炸為手段,進行電磁脈衝攻擊,可讓全台灣或者局部地區的電路、電磁與所有數位、類比裝置全面失效,此種戰術以往僅在教科書中所見,並未用於任何實戰過程。根據推斷,如果台軍位於三芝有進行基地的電磁脈衝防護建設,此基地在遭受脈衝攻擊時,仍可指揮北部地區岸置雄二、雄三反艦飛彈發射車及岸置魚叉反艦飛彈,讓解放軍軍艦無法進入台灣海峽北部及東北部海域。

 

事實上,各西方先進各國為了因應「少子化」趨勢,不僅迅速減少戰具、裝備、武器的數量,同時積極推動自動化與無人化的作戰方式。AI和無人戰具載具,已成未來戰場新寵兒,從深海到太空,未來都是AI與無人與有人機艦合作作戰的新時代。如果受到電磁脈衝攻擊,這些數位時代的新戰術、戰具,都將遭受毀滅性消耗,故各國在研製相關設備時,電磁脈衝攻擊與防護是相當基本的配置。

 

從「少子化」這個危機來看,就知道台軍對於此現象,一直以來都未有重視、更何況論及因應此趨勢,是否開展無人化、AI化的戰術與載具的引進。台軍連徵召募兵、採納義務役,都沒有太多科學與理性的規劃,僅是為了口號而應付政治要求,故在現代戰場與科技的演化角度來看,這個危機相當龐大,但在台灣政治場域,卻無任何專業力量予以監督和質疑。

台灣國防部
台灣因為「少子化」缺乏飛行員的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國安,台灣國防部似乎沒有意願對此危機認真面對,不斷花大錢囤積有人駕駛戰機。(圖片來源/小蜜蜂電報)

台灣空軍的飛行員缺額嚴重,早已是少子化現象下的國安重大危機。根據立法院民眾黨黨團披露的資料,從2011年至2019年,台灣空軍僅訓練出21位合格飛行員。實際上,這段時間依照空軍人員需求,卻實際需要增加110名合格飛行員,才能達到北約國家最低限度1.33座艙比(人員與戰機比例)的安全值,可見飛行員缺額問題,已經是相當嚴重的國安問題,台灣國防部和立法院,卻沒有合宜的緊急措施因應,也無專業力量進一步質疑和問責。

 

台灣空軍缺乏飛行員這件事,也可看出台軍走不出「勞力密集」的組織結構思維,在這個資訊化網戰世界,台灣依舊陷溺在「勞力密集」的國防組織概念中,無法超脫出對人力的依賴,則未來將會因為少子化、缺兵缺額等問題,影響到整體國防組織與戰力的維持,如果沒有遠見去因應這個危機,就不要去討論在新時代的數位戰場、電磁頻譜戰場,要如何去防衛甚至攻擊。因為這些新戰場,並非「勞力密集」國防組織所能因應的挑戰。

 

在飛行員嚴重缺額的情況下,空軍卻從2026年開始接收來自美國的66架F-16V BLOCK70型戰機,這將讓台灣的第四代戰機總數,達到445架左右的高峰(包括F-16系列:196架、幻象2000-5:55架、IDF:129架,T-BE5A勇鷹高教機/攻擊機:66架)。先不計戰機妥善率問題,台灣空軍的戰機常備數量,目前已經是日本航空自衛隊(245架)、英國皇家空軍(187架)四、五代先進主力戰機的二倍有餘。同樣是島嶼防禦態勢,日本與英國空軍的防禦範圍與任務型態,遠較國軍複雜許多!

空戰技巧
英、日將合製下一代戰機,極端強調其有人戰機與無人戰機的搭配作戰戰術,這也是下一代戰場的基礎空戰技巧。(圖片來源/BAE System)

為何台灣需要坐擁如此龐大機隊?空中防禦思維是否發生錯誤?面對飛行員嚴重缺額,囤積大量戰機的意義何在?

 

合格飛行員缺額,是北約先進國家共通危機,故高度無人機化、無人機協同有人戰機作戰的新趨勢、新戰術,都在積極發展中。

 

例如,日本陸上自衛隊,已計畫在2030年代,全面汰換有人駕駛的攻擊直升機,全面由無人攻擊機取代其戰場角色。而日本、英國共同研發的第六代戰機,也強調其有人戰機與無人機(忠誠僚機 Loyal Wingman)搭配作戰,有人戰機數量已經不是最大需求。

 

相對而言,台灣空軍對此世界潮流缺乏投資遠見,對無人機搭配有人戰機的作戰趨勢,幾乎毫無興趣且極端抗拒(這也與飛行軍官的升遷晉爵有關),只以不斷增加戰機數目來達到「強軍」的表面形象,空軍內部常謂「新戰機很性感」等流行用語,也與這種封閉文化有關。

 

國軍雖然戰機陣容龐大,但幾乎沒有投資資源在「看不到政績」的領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未來空陸戰場的致勝關鍵:電磁頻譜戰場的防衛與攻擊。

 

「電子作戰」的訓練與裝備籌獲準備,如何在「電磁頻譜戰場」上發展新戰術?這些對台軍來說,宛如「天方夜譚」。陷溺在所謂「黃埔軍魂」的台灣國軍,國防預算額度雖逐年增加,但是在投資相關裝備方面,成績幾乎掛零。

 

所謂「電磁頻譜戰場」的攻守之道,基本概念包含「電子攻擊」、「電子防護」與「電子戰支援」。「電子攻擊」又分「干擾」與「摧毀」。目前完全看不到,台灣三軍針對此新戰場,有什麼投資與因應措施?而三芝出現有「抗電磁攻擊」的基地,相當一新耳目,恐怕也是來台助戰美軍顧問的意見,強逼台灣方面進步,否則依靠「黃埔精神」治軍的台灣國軍,幾乎沒有這種概念。

日本航空自衛隊
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機數遠低於台灣空軍,但是電戰機的陣容相當龐大且多元。日本將航空自衛隊大部分預算,都投資在電磁頻譜戰場上。(圖片來源/wikipedia公有領域)

電子作戰有什麼重要?我們簡單舉例:1996年台海危機,美國尼米茲號航艦上配置的EA-6B電子攻擊機,僅僅出動2架次,就在演習期間癱瘓中國大陸東南沿岸的所有無線電通訊,解放軍受此教訓,才大膽在2001年將一架美軍EP-3電戰機撞下海南島,用仿製抄襲該機的方式,啟動一系列「高新計畫」,揭開解放軍海空軍擁有電戰機艦能力的新篇章。

 

台軍若有「電子作戰」的概念與先進載具,自然就會有在「電磁頻譜戰場」上的攻勢思維與戰術,將可具備在中國大陸沿海執行電子偵查與干擾的現代化海陸空載具與設備。

例如,電子攻擊機、電子干擾機、訊號蒐集干擾用間諜船、無人潛艦等。國軍忙著投資獲得先進戰機,卻對這些裝備毫無興趣。

 

據聞美方曾經在2001年前後小布希政府時代,願意幫台軍新購的二手P-3C反潛機,改良數架成為EP-3電子作戰機,卻遭到台灣軍方強烈反對,認為會引起「兩岸衝突」。當時陳水扁政府倚重的幾位已經退出幕後的軍頭,對於「引起兩岸衝突」,其在意的強烈性,遠比選舉政客還來得小心翼翼。今日台灣政壇場域上,蔡政府與民進黨主流輿論,也往往言之鑿鑿,認為「不要挑釁」、「不要『反攻大陸』(賴清德語)」甚至「國防就是防衛而已」等智缺言論,竟有台灣人認為這個政府可以「抗中保台」,實在令人訝異又無法理解。

 

真正實幹的政治家,會知道台灣國防安全,必須要建立在大幅加強「電子防護」上的完備。

 

「電子防護」有多重要?多受先進國家重視?可舉簡單例證來說明:GPS訊號,不只提供定位導航資訊,其「時間戳記」更廣泛被使用於證券交易、發電廠和電網的電相匹配等民生用途,這是國土安全需要保護的無形基礎建設防護。

GPS
GPS衛星定位系統,不是只有導航功能而已。其訊號帶來的時間戳記,被廣泛運用在證券交易、發電廠電網的電相批配等重要的民生用途,是戰爭時期必須優先保護的電子防護作戰,美軍幾乎投入所有精英人力在此上面,台灣則毫無概念。(圖片來源/wikipedia公有領域)

由於政府缺乏投資此類新式科技防護措施的思維與能力,以致國安、情報單位無法評估此種投資需要多少資源、需要怎樣的人才?對於網路攻擊、電磁頻譜戰場發展幾乎未曾聞問,國軍鎮日高喊「認知戰」,卻對真正的「認知資訊戰」內涵未加著力為嘉著力,僅會「澄清假新聞」。這就是「勞力密集」組織對現代化的電子戰、網路戰攻防缺乏符合潮流認知,沒有投資概念的結果。

 

上述缺失,從台灣脆弱的電網常出事,就可看出國安及軍方等相關單位,缺乏對這些脆弱節點與國家安全連結的概念,而政府部門也無專業組織,來整合相關資源建立防護機制,以及攻擊敵方相關設施的能量。

 

亡羊補牢,國軍應該思考建置防護我方通訊和雷達等「電磁頻譜」端之設備,並具備鎖定對我方進行電子攻擊之敵軍的能力,增加台海防衛作戰的勝算。

 

熱門的無人機,可以在電子戰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包括重要的偵查與通訊功能,甚至有效率的自殺攻擊,都是新式戰法。

 

電子戰設備並不「醒目」且單位價格偏高,不容易「炫耀政績軍容」。但在現代戰場上,此種昂貴的少量載具,卻是掌握現代戰爭的勝負關鍵。

 

台灣民間產業,雖然具備射頻基礎,但是缺乏政策鼓勵,所以幾乎無法貢獻於國防,甚為可惜。政府需要構思一套新的國防產業鏈,不僅加強傳產與國防的鍊結,也需要善用台灣民間企業射頻基礎的能量,鼓勵高科技產業投入國防產業鏈,加強台灣本土自製的電子作戰載具與能力。

台灣政客異常喜歡校閱剪綵「看得到的性感的」新型軍備,對於無形戰場的投資幾乎沒有興趣。(圖片來源/小蜜蜂電報)

現代化的國軍戰力必須走出量化的迷思,而要從體質改善國軍投資思維,我們必須從這些地方來檢視:投資過多的戰機,是否考慮空軍缺人的問題?國軍如何解決?同樣的,海軍艦艇是否還要大艦隊主義?缺人的危機依舊,海軍艦艇能實現滿足高度自動化操作以及無人化的趨勢嗎?

 

此外,台軍欠缺對「電磁頻譜」戰場的投資。由於這類的投資「不容易炫耀」、且價格高昂,加上「勞力密集」的組織特性,能否跟上世界潮流、彌補無形的國安漏洞?完成這些大哉問,並針對此問題,不怕政治干擾地進行長遠的改革和除弊,才是負責任的政治家所應清楚講明白的關鍵。

首圖( 圖片來源/ AP NEWSR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