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花木蘭到閻鐵花 東方文化中的女性英雄角色

發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11 日
文章分類:,
作者:半半炸雞

東方文化當中因為崇尚男性角色的習慣,所以對於女性角色一直停留在「仁慈」、「大愛」、「犧牲」傾向的神明為多,例如神格化的媽祖與聖母娘娘之類的神祗,但真的可以稱之為通俗類型超級英雄的角色可能還是只有《花木蘭》,但花木蘭成為英雄的背景還是為了父兄犧牲,到了迪士尼的版本當中甚至成為了丈夫李翔在成就國家大義上的幫手角色,拋不去的儒家色彩還是籠罩在這位女英雌的傳奇當中。

 

2020年由台灣得獎無數的漫畫家常勝創作的東方形象女英雄《閻鐵花》漫畫開始連載,故事大綱是一位畫著京劇女旦妝容的殺人兇手,從網路直播殺人開始,一路追尋著自己的目標,回溯三十年前自家被滅門的命案真相而去,緊湊的過程當中加入了「有預知未來5分鐘能力的日本棋手(彭德·佛傑?)」、「具備跳躍平行世界能力的兔子」、以及「三十年前辦案失利而逃避了半輩子的失業刑警」,四個人意外組成破案的夥伴,在與未來科技對抗的過程當中,對自我的認知與個人信仰可以怎麼樣幫助他們戰勝超級AI機器人?

( 圖片來源/台灣漫畫百科 )
( 圖片來源/台灣漫畫百科 )

故事當中可以看到常勝置入了很多他相當擅長的科幻題材,但更值得討論的是女性英雄的角色怎麼樣被塑造出來,雖然漫畫與小說不同,比較難用文字篇幅去堆疊人物個性與立體度,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東方女性角色的轉變與提升,超人類的角色不像好萊塢那樣被組織成一個聯盟然後具備國家級資源手牽手去打外星人,而是在回溯自己的出生與出身的過程當中知道自己的力量何在,不再為了誰誰誰而犧牲,面前的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爭取、想要擁有,甚至是想要掌控所以去做,這當然與現代女性角色在社會上實際展現出來的樣貌大有關係,相夫教子的家管媽媽社會地位大幅提升,職業女性身上的標籤與歧視也慢慢地減少。

即便單身、即便沒有「為了誰而犧牲奉獻」
依舊可以在自身價值上給自己肯定與獲得尊重

當然女性地位在不同的世代代表的意涵都有轉變,往前看花木蘭還是一個被動的犧牲角色,近代一些我們看到很多民國初年的女性作家例如張愛玲,張愛玲的筆鋒在那個時代已經是犀利透徹的時代象徵,但放到現在的標準來看我們還是很難說她的觀念現代又平權(不過這實在不影響直至現代的文壇地位),只能說女性角色在大眾娛樂作品當中的變化,讓我們可以體會到時代緩慢地在推進女性地位的進度,與工業、資訊與科技的進展似乎脫鉤般的緩慢,光看好萊塢2022某一份明星薪酬前20名直到第18名才出現女演員瑪格羅比,而第16名是史提夫卡爾(真的有更多人知道他是誰嗎?),還是讓身處2023的我們感到驚訝。

擺脫花木蘭「代父」從軍的過往,閻鐵花走到現代用不同的方式成為「被動的」英雄,但我們知道他從來不是想當誰的超級英雄,不再為了別人,每一個考量都是為了最重要的自己與更好的未來,我們更期待的是女性在社會上可以被平衡的看待,不是為了誰犧牲才是好棒棒、不用因為生小孩失去工作也不再為了生不出兒子而被當成無用的媳婦。

首圖( 圖片來源/摘自STRESS SEN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