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十幾年前《再會吧!可魯》(クイール, 2004)帶起的旋風,電影界曾經興起一窩風的「寵物電影熱」,各種顏色的貓貓狗狗、甚至企鵝都成了賣座靈丹。台灣近年藉著日本許多受歡迎的寵物節目的傳播,漸漸學習到尊重生命、視寵物為獨立個體的價值觀,對日本人那種與萬物相處的一種「和」(wa)的境界,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台灣老一輩的傳統觀念,常常還是不脫「人都XOXO了,怎麼貓狗卻可以OXOX呢?」趁著10月4日「世界動物日」的來臨,我們藉著曾經發生在日本的傳奇,來一探究竟吧!
1983 年出品的電影《南極物語》(Antarctica),曾經在2003年《踊る大捜査線 THE MOVIE2 レインボーブリッジを封鎖せよ!》(大搜查線2封鎖彩虹橋!)上映前,長期獨占日本真人映畫(不包括動畫)的歷史排行榜第一名。日本人為何對《南極物語》如此癡迷?其實從故事就可體會這種在自然中求得「和」的一種性格,是日本民族內涵中,常常被世人忽視甚至誤解的遺憾。
這是一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優秀電影,故事發生在1958年2月,日本派遣到南極昭和基地的越冬觀測隊,與15隻負責拖雪撬的樺太犬所發生的故事。當年因為氣候劇變以及人為因素、錯誤判斷等問題,這支日本觀測隊在撤退的時候,竟然將這15隻樺太犬留置在昭和基地旁邊,甚至沒有將綁縛在他們身上的頸圈解開。
電影用考據和想像,描寫失蹤的樺太犬們如何掙脫束縛?真實與殘忍讓許多觀眾不忍觀看。
觀測隊當年回到日本之後, 受到社會大眾輿論的強烈譴責,憤怒的抗議信件如雪片般湧入,造成日本民情激憤,指責政府與科學研究單位,為了節省成本,竟然把這些忠實聰明的樺太犬遺棄了!在項圈沒有解開的情況下,無疑地會讓這15隻樺太犬痛苦死在嚴寒的基地之外。
1959年1月,越冬觀測隊再度出發,當眾人終於再度回到基地、預期15支樺太犬已經壯烈犧牲時,竟然看到僅存的二隻樺太犬 ─ 太郎(タロ)與次郎(ジロ),奇蹟般地興奮跑向久違的觀測隊員。這件奇蹟發生,當時振奮了全日本社會,這年9月,日本〈愛護動物協會〉在東京鐵塔下,為這15隻勇敢的樺太犬豎立紀念銅像,由於這幾隻樺太犬,幾乎都出生在日本北海道的民家,北海道稚內港的公園裡面,也有一個驊太犬紀念像,永久供民眾憑弔。
當年,為了遺棄15隻樺太犬在昭和基地內這件事情,一位觀測隊員自責不已,他辭掉大學高薪職位,自己獨行遍訪當年協助飼養犬隻的民家,一家一家進行「謝罪」,整個事件後續發展,也因為這位隊員個人低調的謝罪之行,而讓大眾了解到事件幕後,有些殘酷與無奈存在。
15隻樺太犬被遺棄在昭和基地這個故事本身, 就是個讓人動容的生命傳奇,也象徵日本人傳統上尊重萬物、不遺餘力一種民族性格的展現。或許是為了贖罪與反省,日本政府與各相關協會出資,由導演蔵原惟繕經由高超的技巧,遠赴南極實地拍攝《南極物語》一片的上映,其類似紀錄電影的寫實感,再度勾起日本民眾的集體回憶,電影上映後,立刻破了日本影史所有賣座紀錄,當年收入達到 驚人的59億日圓!主演此片的是已逝一代硬漢巨星高倉健,他在片中以一貫緊抿嘴唇、忍受挫折的演技,忠實詮釋出觀測隊員與樺太犬之間的深刻互動情感。
《南極物語》結尾動人的樺太犬太郎、次郎與研究員的重逢,感動無數觀眾。
電影在高倉健飾演的犬隻照料員菊池,在一段又一段的謝罪之旅中前進,交替剪接每一隻樺太犬的故事,讓觀眾逐漸體會到生命必須要加以尊重的最高原則。菊池後悔當時自己曾經一度起意要將犬隻全部「人道毀滅」的想法。高倉健很罕見在電影中流下眼淚,撼動電影觀眾的心。
這部電影,也被譽為日本影史難得一見的「國民電影」,所有兒童幾乎都有機會觀賞,從小學習與動物之間的相互尊重之道。日本文部省除資助拍攝之外,電影上映之後且大力鼓勵推薦本片,視為日本兒童必讀的尊重生命課程。
當年,太郎和次郎能夠在一年之後存活下來的理由
至今還是科學界的一個謎!
普通樺太犬的耐寒力,即使是在北海道極凍惡地,也僅有三個月時間,更遑論是惡劣天候下漫漫永夜的南極大陸,竟然可以存活一年?在電影中,蔵原惟繕導演用想像加上實際考證,為觀眾說出這15隻樺太犬,是如何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如何和南極的惡劣天候與環境搏鬥?電影中有許多死亡和物競天擇的殘忍畫面,卻也顯示出生命本質的脆弱以及奮鬥的可貴。更重要的,主角菊池在了解所有犬隻故事後,所說的一段結語:「生命都有各自為自己生存奮鬥的權利,人類不能妄加干涉」。
電影上映之後,觀眾對片中樺太犬演員的演技和痛苦的遭遇感同身受,甚至質疑蔵原惟繕導演是否有「虐犬」的拍攝行為?蔵原惟繕在電影幕後紀錄片中解釋,拍攝過程相當辛苦,但所有的畫面都是經過「耐心」等待樺太犬演員們的「瞬間表情」。
片中一些犬隻死亡、犧牲的片段,蔵原惟繕解釋,係經過精密調配的麻醉藥劑配合犬隻演出,都有專業獸醫在旁服務,幾幕犬隻被水淹沒、凍死及跌落山谷等片段,都經由攝影棚內拍攝再搭配實景剪輯而出,片中受難犬隻滿頭鮮血也是道具作用。但是,由於電影表現出的效果太過逼真,還是有相當多影迷質疑這部片中的「虐犬」疑雲。這個情緒,與另一部同樣以紀實風格著稱的《子貓物語》(1986)一樣,成為影迷中不忍不捨觀看的實例。
其實,和《再會吧!可魯》拍片方法一樣,知名的犬隻演員訓練師宮忠臣,也在《南極物語》中,實現不可思議的犬隻演技表演。
太郎與次郎究竟如何生存下去,之後還能繼續參與南極觀測研究活動呢?一般科學上的推測,太郎與次郎是誕生在南極昭和基地內,而非如其他樺太犬一般是由日本一般家庭寄養成長,所以才能夠奇蹟式生還。
當年,觀測隊抵達基地的時候,太郎與次郎依舊留在基地旁邊守候,並且絲毫沒有吃掉基地內的存糧。觀測人員推斷,這二隻從小相依為命的苦命兄弟檔,在被人類遺棄期間,應該是以獵捕企鵝和海豹維生,不得已時甚至可能以海豹糞便為食物來源。
後來,弟弟次郎在1960年7月的一次觀測隊活動中不幸去世,牠的遺體被製成標本,與傳奇名犬「忠犬八公」的遺體,一起保存在東京上野國立科學博物館內供人憑弔。而哥哥太郎比較幸運,年老之後跟隨觀測隊回到日本本土,在北海道大學中安享晚年,1970年以高齡15歲與世長辭,遺體也被製為標本,收藏在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博物館裡面。
已逝的希臘電影音樂大師范吉利斯為《南極物語》創作的配樂,已然電影影史的重要資產。
《南極物語》的故事,之後被重複翻拍過幾次,電視劇集、動畫、真人電影都有,甚至還被好萊塢又翻拍一次,但是沒有一部作品能與1983年的原版電影相互比較。究其原因,可能越現代的電影,已經不再能夠用如此「極限」的方式拍攝真的犬隻表演危險動作。此外,科技演進後的CG動畫電影,恐怕再細膩也無法像原版電影真實樺太犬演員一樣的演出動人。也或許是,再也沒有一位明星,能像1983年當時的高倉健一樣,提供出如此有說服力且讓人心疼的誠懇演技。
※首圖( 圖片來源/AP Newsr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