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星期天—北愛獨立運動磨難的篇章

發布日期:2024 年 1 月 19 日
文章分類:,
作者:高等遊民

發生在1972年1月30日星期天下午4點,北愛爾蘭德里/倫敦德里市郊的「波格賽大屠殺」(Bogside Massacre),在某些歷史意義上,徹底改變了北愛獨立運動的性質。這個被稱為「血色星期天」(Bloody Sunday)的日子,讓北愛獨立運動從原本想循體制內和平抵制的構想,一變而成為武裝革命的起點。

當時,英國傘兵部隊,竟對手無寸鐵和平示威的民眾開槍,造成嚴重死傷,讓北愛爾蘭共和軍(IRA)復仇路線終於得以出頭,得到北愛民眾全力支持,讓英軍開始二十多年在北愛的高度戒嚴和慘烈犧牲,付出的代價可謂不小。

2002年,由英國導演保羅格林葛瑞斯(Paul Greengrass)執導的《血色星期天》,善用他那個講究紀實、新聞側寫的鏡頭語言,讓全世界終於透過震撼電影影像,深入認識這段北愛爾蘭獨立運動慘史,讓1月30日成為全人類共同企盼的爭取獨立自由與人性善意的世界日。

透過當年模糊的新聞影像,可以感受現場熱烈、未知天高地厚的悲劇預演。

大屠殺當天,主張「和平演變」的北愛爾蘭民權協會,號召了一場反英遊行,抗議當時英國政府決議可以不經審判,就羈押嫌疑犯的反人權法案。主導這場遊行的是北愛爾蘭議會(Parliament of Northern Ireland)議員伊文古柏(Ivan Cooper),他也是北愛主要政黨社會民主勞動黨(SDLP)的創始人之一,古柏和SDLP主張和平改革,反對暴力,和支持共和軍的新芬黨(Sinn Féin)是對立政黨。

1972年當時,SDLP還是主流政黨,這場遊行的訴求也是如此,只是向英國政府和軍隊強調他們要人權、反暴力的立場而已,但是,看在英軍眼中,卻不是這麼回事。
當時,主張暴力革命的愛爾蘭共和軍雖得不到多數民意的支持,但是與駐北愛英軍的游擊戰也進入白熱化,雙方傷亡皆很慘重,英國政府甚至要派空降特戰部隊進入北愛,用反恐戰術與共和軍對抗,才有辦法稍穩住場面,事件發生當時,英軍士兵對共和軍的仇恨已到臨界點。

根據英國軍警的計畫,要趁這次民權協會遊行,逮捕幾位大名鼎鼎的共和軍分子,所以動用特種部隊、裝甲車來執行迅速和強力的逮捕,據英軍線報,遊行隊伍中也混雜了共和軍狙擊手,所以參與行動的空降部隊士兵都配備實彈自衛。遊行群眾面對英軍架設的嚴密路障,一些沉不住氣的年輕人開始和英軍對罵,並且脫離了古柏所規劃的路線,由於英軍如臨大敵佈陣,且設圈套讓遊行隊伍「進了圈中就出不來」,讓雙方互嗆的衝突加劇。終於,軍方下令特種部隊突入,年輕氣盛、又對群眾高度不滿的傘兵士兵搭著裝甲車橫衝直撞…。

電影裡面描寫處於亢奮狀態失控的英軍傘兵,以及同樣亢奮的示威民眾,雙方迎向悲劇結局。

保羅格林葛瑞斯最擅長的,就是不斷晃動的攝影機,創造出類似新聞影像的真實感。長拍、搖晃和隨意快速剪接,讓觀賞者在看他的電影時,真的有如臨現場、事件正在發生的錯覺。

《血色星期天》電影也是如此,全片少有配樂,攝影機跟著幾個主要角色在現場穿梭,不只有抗爭民眾的情緒爆發,也有英軍和北愛警察間到底要不要「幹到底」的心理寫照。電影中,當士兵向群眾開第一槍的時候,情況就失控了!殺紅了眼的英軍,覺得每個群眾都是恐怖分子,手上都有槍,所以見人就開槍!


一位年輕士兵掃射完後,情緒亢奮地向同僚說:「我換彈匣了!」從來沒上過戰場的士兵,第一次對著活生生的群眾開火,那種失控的暴力感,透過導演的擬真拍法,更讓人體會到那種人性嗜血本能失控的絕望感。

整部電影,就是平鋪直敘地將屠殺事件呈現出來,沒有任何評價。

英軍士兵和指揮者的失控,事實上都源自於無知和亢奮。相對地,混在和平示威群眾中向軍隊開槍的共和軍成員,在屠殺發生後消失無蹤,獨讓手無寸鐵的鄉親受英軍屠戮,也被編導質疑。

事實上,所有人都有尋求和平的本能,但和平絕非從天空掉下來的禮物,天真的SDLP黨人和帶領遊行的古柏,直到第一聲槍響時,還不相信英軍會蠻幹,只認為那是沒有殺傷力的橡皮彈,甚至還用麥克風要群眾留在原地不要慌亂,直到一具具鄉親的屍體倒臥在眼前,古柏等人才發覺自己奢言和平和理性卻毫無準備,是多麼天真和愚蠢的事情。

短短幾十分鐘的時間,死了12個人,另12個人重傷,還有人被橫衝直撞的英軍裝甲車壓傷,事後英方在現場找不到任何武器可以證明示威群眾擁槍,還有幾位死難者是奮勇衝向火線上想要營救中彈者,卻被射殺,現場血跡斑斑讓人不忍。

事後,英軍為了應付輿論質疑,慌亂中將手榴彈硬塞在一具年輕的死難者身上權充證據,讓人覺得即使殘暴至如此境地的軍隊,一旦冷靜之後還是得面對媒體和一般英國人的質疑,畢竟是開放先進的民主國家,英國的自省癒合能力不像類似中國這種屠殺自己人民卻理所當然的國家一樣,開槍是不用考慮的。

U2憤怒地為此事件獻上曲子,這首偉大的歌,已成為人類企求自由獨立和平的共同印記。

電影結尾,在1983年愛爾蘭樂團U2(成立於1976年)為慘劇所譜寫的歌曲《Sunday Bloody Sunday》中結束。U2主唱Bono,用憤怒語調唱著:「不敢相信新聞播出的內容,還要多久?我才不用再唱這首憤怒的歌?」

歷史或許是場諷刺劇,主張和平理性的SDLP在事件後逐漸萎縮失去影響力,而暴力路線的共和軍則奮鬥到2005年7月才正式宣布停戰,與英國坐下來談。英國願意放下身段談判,也和共和軍多年來的奮戰和國際壓力不無關係,奢言和平的SDLP直到最近,才累積足夠的力量,在政治上和新芬黨分庭抗禮輪替執政,這件慘劇給全球各國獨立運動的啟示,默默中總有些說不清楚的道理。

※首圖( 圖片來源/ wikipedia公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