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日攻擊》電視劇出台 我們在反對什麼?

發布日期:2024 年 8 月 6 日
文章分類:,
作者:獨立軍事觀察

由文化部、中華電信等民進黨執政掌握之機構,聯合投資將於2025年播出之10集台灣自製電視劇《零日攻擊》(Zero Day),近期率先釋出播送消息,且上架一段長達17分鐘的「片花」,引起社會上一片爭議。

我們看到,有所謂「軍事名嘴」、「退役將領」用挑骨頭的方式,痛批片中軍事情節描寫「不專業」,還在爭論「誰才是『咖』」等無意義談話!也有人拿此片聘請爭議性大的沈姓立委、及他背後支持的黑熊學院團隊擔任「技術顧問」,而大打政治攻擊手段,將細節無限上綱至國家民族存廢之危機。

甚至還有人指證歷歷認為,此電視劇是民進黨政府「將要進行文革」的文化企圖,彷彿一齣電視劇即能扭轉台灣歷史一般!但是就影視題材、影視產業發展以及台灣文創、軍事文藝等多樣性的創作,即使民進黨當局有意藉此劇謀圖任何「政治目的」,這齣挑動台灣社會敏感神經的電視劇,未映即轟動,可見得台灣社會閱聽眾品味,對於接受此種「模擬未來」的假設性影視題材,心中的「小警總」尚未解除,才有在電視劇尚未製播完成前,就讓魔障數代的「小警總」藉著電視劇題材而復辟了。

《零日攻擊》官方釋出17分鐘前導預告片,挑起台灣社會敏感神經。

試問?台灣是個思想自由、創作題材沒有限制的國家社會嗎?答案是、也不是。台灣雖說已經民主化將近四十年,思想解放開化已經將近半世紀,這個時間與鄰居大韓民國差不多,台韓思想解放、民主解放的歷程一致,為何台灣影視工業如今依舊跌跌撞撞?而南韓影視工業已然世界級規模,在歐美市場搶灘多年已成影視巨獸,人口有南韓一半的台灣,竟然養不出一個正常的影視工業環境,至今文創影劇還在跌跌撞撞,偶爾靠中國市場暴發戶式地井噴一下,並無在世界發光發熱的著名內容。

為何如此?同樣接受民主化、思想解放,為何台灣社會無法如同韓國人一樣,在思想解放之餘,併發無限創意而產生出多類型、能獨立或集體作戰的藝術影視人才庫和產業沃土?這個大哉問,會有許多歷史家、社會觀察家給出許多不同答案,不過我們僅看《零日攻擊》在台灣輿論引起的爭議,就可看出這個社會的影視靈魂,其實並未獲得完全的「思想解放」,故無法耐受敏感性的題材,僅能自我限縮在小情小愛勵志鬼怪等題材上擷取剩餘價值。

綜觀《零日攻擊》的題材,雖有許多台灣電視劇一貫的缺點與盲點,但是這樣「預言戰爭」的題材,對於「全球戰爭風險第一」的台灣來說,以往竟然無人敢推出類似影視題材,這樣的情境已經夠讓外界無言了。如今終於有團隊,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雖不完美,但是我們閱聽眾、旁觀者甚至各名嘴、政客,有什麼資格對影視題材「說三道四」?閱聽眾的批評,頂多就是覺得「電視劇不好看、棄追吧!」或者「沒有時間收看」等等,類似《國際橋牌社》這齣有企圖、但是資本專業皆有待加強的「試水溫」作品,如果好看,觀眾自然會吹捧、收看甚至讓此題材有收益,但事實上此劇就是「踢到鐵板」,雖然歷史敏感題材引起些許波瀾,但是很快就消退無人聞問了!

《零日攻擊》究竟是好是壞,由閱聽人決定,台灣各界名嘴政客,不需要去針對假議題說三道四,必須相信閱聽眾的消費意識和自我評估。(圖片來源/《零日攻擊》官方臉書)

許多人可能會質疑,民進黨用政府資源、國營企業和各種轉投資的文創基金,來扶植此劇的拍製,有違政黨執政中立原則、甚至有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圖利」的可能。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提醒公民「居安思危」,是政府機構應盡的義務,而知道戰禍當頭時,一般公民該如何收聽訊息、做出正確處置,這也是納稅公民應得的權力,不可剝奪。而台灣政府將近四十年民主化以來,為了「擔心影響社會安定」,搞了多少「掩耳盜鈴」的措施?將台灣公民意識,彷彿放在保溫箱裡面呵護一般,深怕台灣社會因為一點點戰禍可能性,就集體崩潰一般!這樣的國家社會,難道能夠應付「全球戰爭可能性最高」這個「威名」嗎?

故近年來,台灣民間有各種自發、公辦的戰時處置集訓活動,不論是沽名釣譽也好、或者想認真針對台灣戰時民防的任何缺失角落進行補強,這類的活動都該被公民知曉、公民也有參與支持的權力,不是嗎?故此,如今執政民進黨不論用何種方式投資或贊助,甚至國防部、國安會、外交部等部會都投入支援拍攝,這樣的活動有何需要被質疑呢?畢竟,我們知道對於一般人類來說,影像、影視的幾秒鐘,勝過花了數月滔滔不絕講課集訓的效果,就傳播科學來說,用電視劇的方式來提醒納稅公民「戰爭的可能樣貌」,這樣的題材應該樂見且多多益善吧!

芬蘭政府出資拍攝的《戰場2020》,就是由政府出資拍製的「戰爭準備」影片。

芬蘭政府在2020年,因應俄羅斯當局當時對北歐各國不斷發起「固有領土」言論,在戰爭危機當下,推出一部《戰場2020》(Taistelukenttä 2020)的短片,片長達20分鐘。片中從戰爭即將開始的當天,軍方接受新聞訪問,提醒民眾局勢的現況,要如何理解目前危急的國家局勢,戰爭即將開始。

爾後,片中播放出了在戰爭開始的「零日」,芬蘭國防部如何下達作戰命令、敵方可能如何滲透攻擊、芬蘭軍警力量如何介入、轉換角色?而芬蘭是全民徵兵制,年滿18歲的男女公民都需服役一年不等,且服完義務役後,要到高齡49歲,才會解除戰時應召義務。故此,影片後半段的重點,就在戰時緊急應召的男女公民,要如何就近在家裡附近的應召點領取裝備槍枝彈藥?我們可以見到片中,芬蘭國防部的應召相當簡便,應召男女公民,推著大推車領取裝備,一站一站毫不困難,彷彿在美式大賣場購買日常用品一樣。

芬蘭由官方出資,拍製戰爭「零日」影片,片末還是要軍方將領接受新聞採訪,將所有錯假訊息一一更正,並且重建國人面對戰禍後,對國家公權力與體制運轉的信心。這樣的影片出現,當時頗得北約成員國家的讚賞,後續瑞典、挪威甚至愛沙尼亞都有類似的「微電影」拍攝,挪威2015年也拍製一部《佔領區》(Okkupert)影集,直指俄羅斯入侵佔領陰謀,這些歐美文創的重點,就在提醒國人,不要輕忽戰爭的危機。

《天狐入侵》上映時,引發了美國國內左右意識形態的嚴重衝突!(圖片來源:摘自IMDb)

而歐美民間有關「未來戰爭發生、國土遭到侵佔」的「反烏托邦」電影,其實所在多有。《小蜜蜂電報》曾經詳細介紹過1984年上市的電影《天狐入侵》(Red Dawn)一片,本片的背景就和台灣的《零日攻擊》很像。而《天狐入侵》的內容更在家國遭到敵國入侵的當下,更加直探美國精神的深邃祕密中,那個「政府不可靠,我們只能靠自己救自己」的傳統「田園精神」(Pastoralism),其實在本片的編導與好萊塢自由派的衝突中,就可看出此片真正的爭議點何在?

《天狐入侵》的劇情除了敵國入侵佔領美國,更深入直探美國精神的深邃內涵,講述政府公權力消失,青少年如何自救?

《天狐入侵》的假設,當年引起自由派輿論界包括「暴力」、「與現實不符」等批評,不過美國觀眾依舊給予此片相當高的評價與票房。雖然,片中描寫的「青少年自組游擊隊,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初期,獨立對抗蘇聯佔領軍」情節,過於「寫實」又太過「震撼」,故這樣的「不政確」產品,已經在如今擅長「自我審查意識形態」的好萊塢電影工業中,消失殆盡,包括2012年推出重拍本片的新版,也因為無法直探電影故事靈魂,而失敗到讓本家米高梅電影公司消失在影史上。

此外,很少人注意到,一向「與世隔絕」的澳洲,其實也有類似作品。由澳洲著名兒童讀物作家約翰馬斯登(John Marsden)於1993年創作的《明日》系列小說(Tomorrow Series)共九冊,描述敵國突然入侵澳洲,一群青少男女如何抵禦敵軍、重建家園的故事,基本上跟《天狐入侵》的劇本故事相同,而澳洲片商於2010年將此小說第一本搬上銀幕,片名為《破曉開戰》(Tomorrow, When the War Began),當年上市,也引起注意與討論。

《破曉開戰》當初上映,也引起輿論討論,澳洲是否可能被外國入侵?

澳洲的《破曉開戰》系列小說與電影,並未言明敵國的真實身份,電影片中全部模糊化處理,有如日本戰爭漫畫改編電影《空母伊吹》(空母いぶき)的改編一般,將敵國模糊化為「某資源匱乏的東南亞聯盟國家」,日本的改編當年是為了迴避「中國敏感症」,而澳洲的設定則是「澳洲當年完全找不到外敵」,當然,在今日澳洲已然加入美英的AUKUS軍事聯盟的時代背景下,澳洲已經清晰地知道敵國可能誰屬?

從世界各國的未來戰爭改編小說影視作品來看,台灣出品《零日攻擊》,其實是民主開化國家的創作自由與商業自由,執政民進黨即使投資此類題材,事實上跟芬蘭政府官方拍製「末日微電影」的舉措,並無太大不同。只是,或許有影視圈資源分配、獨厚某意識形態、散布政治性預言等問題,但是這些創作上的藝術意念自由,歐美先進國家都存在已久,並未對民主化的國家社會造成影響。反而是當年日本改編《空母伊吹》電影,因為政治考量太多而模糊化所有漫畫具體情節與關鍵思想,故電影成績惹人嘲笑,讓電影公司賠到脫褲子,視此片為日本影史之恥,可見開化如日本,也有政治考量過度、導致文化創意遭受迫害碾壓的無謂困擾。

對於《零日攻擊》的拍製與上市,我們不妨用平常心來觀看,用閱聽眾的角度去理解其創作意圖、甚至質疑情節邏輯與現實的差異,這些都是閱聽眾評論的自由與思想上的解放。但是,切莫不要在電視劇還未上檔,依舊還在拍製的階段,就用各種政治攻擊、非我族類的言語,來羞辱或攻擊此電視劇之拍攝。台灣人已經缺乏「尚武精神」的「海洋國家」教育,這個社會已經夠恐懼了各種形式的改變,對於如此的台灣,我們除了鼓勵公民們面對可能的未來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首圖( 圖片來源/《零日攻擊》官方臉書 )

※延伸閱讀:拿起槍枝保家衛國  秘訣都在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