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總統大選後的2月27日,在政治壓倒軍事、國防部有點「不合作」的風風雨雨中,海鯤級潛艦原型艦,終於露面,準備「碰水」,也就是開始「海測」。據說整個行程都是政治決定,從去年九月的「下水不碰水」典禮,到如今開始「碰水」,軍方與國安高層衝突不斷,以及要「獻禮」的馬屁行為在政壇傳得轟轟烈烈,在民進黨強勢媒體詮釋的造作下,戲碼終於進入另一階段。
蔡英文力推的「國艦國造」政策中,最受外界矚目的,就是難度最高、預算最深的「國造潛艦」(IDS)案。從 2015 年馬英九時代末期開始,原本海軍想要「買」潛艦,到了蔡英文時代變為「造」潛艦。雖僅一字之差,但難度差了十萬八千里。從「買」變「造」,本身就是個政治決定,是選舉支票,蔡英文堅持不妥協,軍方只能繼續認真應付。
造潛艦這事,對海軍來說是燙手山芋,外界不看好者頗多,包括民進黨自己的立法委員在內也都心存芥蒂,但是不得不公開心虛力挺,卻也擔憂不止。遭質疑部分,牽涉極度機密預算數字,究竟高達新台幣千億幾多少?依舊莫測高深,原型艦只完成皮毛,就匆匆要通過後續艦預算,都是非常高風險的政治決定。
光前期「評估潛艦自製能力」預算,就高達 28 億,這些錢花哪裏去了?是誰評估?全都是高度機密,外人無法窺探,錢如何花光?恐怕連蔡英文自己都搞不清楚。競爭激烈的眾業者、陸續對外曝光內幕,甚至搞到韓國法院判決與台灣政治正確的衝突,諜影幢幢,讓人眼花撩亂又膽戰心驚!
光是初期有關「出口許可」的爭議,今天面臨海鯤號下水測試,都已成未解過眼雲煙。只要對軍購稍有涉獵的人即知,「意向書」僅是外國廠商想賣東西給台灣的「表態」,和該國政府是否會發「輸出許可」(Licensing of Export)給台灣,完全是兩碼子事情。但蔡政府國安團隊使出公關術收買媒體,報喜不報憂,很容易讓外界誤認為歐美各國熱烈支持台灣潛艦自製,可「穩操勝券」。如今公開後,主要承攬者包括英國、韓國政府都莫測高深,僅有充當調停人的美國政府姿態較為高調。但只要計劃繼續走下去,這些以前不敢說,如今說了就被被「當匪諜」的矛盾,還會一一浮現出來。
由於茲事體大,包括民進黨內長時間關注此案的重量級立委,都不太敢對台灣自製潛艦進展抱持積極態度,故在立法院上屆朝野立委對海軍要求進入「潛艦國造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案」的預算要求,提出了高達 11 個擱置案。光民進黨籍立委就佔半數以上,但最後因蔡英文堅持潛艦政策、要兌現選舉支票,黨中央的政治決定,壓迫黨籍立委噤聲撤案,強行通過約台幣 76 億預算,協助台船公司「土法煉鋼」地搭蓋潛艦船廠。當年在預算過關當下,評估起碼需 3 年才能有成果的潛艦案,連張確定的細部設計圖都尚未出爐,就進入「原型艦籌建階段」。
在初期如此政治化的操作下,潛艦竟然能夠「提早下水」,更讓外界吃驚。台灣毫無自製潛艦經驗,連授權生產的經驗都沒有,憑著中國共產黨式的「全民拚潛艦」(賴清德競選期間的口號)精神,就要搞「寧要潛艦不要褲子」的戲碼!民進黨還利用媒體強勢,「教育」閱聽眾「下水可以不碰水」,意圖改變常識,讓人驚恐!而蔡政府、黨內重要派系與軍火商之間的各種奇異姿態,甚至連國防部長新人選都已經有所底定、鋪陳的今日,更讓人覺得膽戰心驚。
其中弔詭之處,是美國對台灣輸出「行銷許可證」(Marketing License)一事。此事一直被蔡政府視為美國對台灣自製潛艦「釋出史無前例的善意」,但事實真相是如此嗎?美國真如台灣軍方所言,「將輸出敏感紅區設備給台灣」?其中的矛盾,在 2018 年 10 月底舉辦的「台美國防工業會議」中即已經顯現,如今已經被淡忘。
當年會議中,美方不斷提醒台灣代表,非常重視台灣的「保密技術」,不希望敏感裝置因輸台而造成高科技洩密。美國希望台灣方面保證,儘快完成《敏感科技保護法》修法。修法後,在未來潛艦廠區,可分成類似紅、黃、白等管制區,經過安全認證的人員才能進出。此案要按照美方的保密規格修正,美國才能放心將「紅區敏感」技術輸出給台灣。
根據參與當次台美會談的敏感人士轉述,台方代表對美方的高規格要求「冷淡對待」,雙方會談幾乎沒有交集。箇中原因在於行政院科技部對修改《敏感科技保護法》有複雜考量,主要是會面臨電子業台商反撲。一旦依照美方標準修改法案,各廠商安全防護成本將暴增,對台灣產業有嚴重影響,故當時科技部長陳良基對於美方壓力一直消極處理,如此態度引起美方不滿,故有聲音要求蔡英文「處理科技部」,否則台美之間高敏感軍事科技交流不可能成真,包括潛艦「紅區裝備」輸出許可都可能作廢。
但 2018 年底,民進黨受敗選挫折後,匆匆改組內閣,美方不喜的陳良基續任科技部長。此矛盾一旦持續延燒,成為潛艦自製案後續的機密變數。這個敏感的台美衝突,至今無人出面解釋,台美雙方檯面上笑容滿面,檯面下可不是這麼回事。如今2024年,民進黨順利執政後,金門海域出現兩岸衝突火苗,美國的真正態度,以及檯面下的指導,跟潛艦案的不可深測之政治敏感度,有牽一髮動全身的危機。
外界也有看法認為,關於潛艦的買賣與建造,是非常重大的戰略事務,中國對此一定會採取嚴厲抗議。但台灣潛艦自製案,持續迄今已開始「碰水」秀,從現實面觀察,北京當局迄今沒有任何大政治動作干預,耐人尋味?也令人不禁要推論:是否北京所收集的相關情報顯示,台灣潛艦自製案根本是場政治秀?所以不到動用力量強烈干預的程度?這恐也是美、中、台三方,在這場潛艦大戲中,所呈現的另一種反面指標。
更令人害怕的是,北京「欣然微笑不語」的態度,是否重演當年拉法葉艦的弊案本質?也就是「大家都拿到錢」,台灣拿到空殼?拉法葉艦弊案,其後座力持續至今,當年北京拿到先進的法國軍艦設計圖、先進的軍艦射控雷達系統、戰術中心科技與飛彈技術,法國則拿到豐厚的金錢,台灣海軍則分到空船殼,空殼回到台灣之後,還必須裝上陽春的落伍裝備,拉法葉艦的戰力提昇案,至今還在台灣翻滾。
但是北京經此一役,其海軍「大造艦、下水餃」時代提早到來,在20世紀末期開始啟動,可以說,台灣傻傻付錢,給了北京提昇戰力,如今強烈挑戰美國的種種因素,這個荒謬,跟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全球抵制中國,僅有台商勇往直前投資給錢,讓中國首次擁有資金搞軍事現代化,爾後發生96年台海危機一樣地,呈現後現代荒謬劇。
擔綱為台灣「設計」自製潛艦的所謂「直布羅陀 GL 公司」,自稱為英商,並非與美國有密切合作的「英國國家航太公司(BAe)」,而是來路不明的英廠。此英商幕後是否有北京影子存在?甚至傳聞在設計圖難產時,已開始向該英商索取「佣金」,希望朝著當年拉法葉案默契:「台灣拿船殼、北京拿機密」模式執行「雙贏」大戲?此事是否為真?如今已經成「不能說的秘密」,一旦事態朝此發展,醜聞的傷害力將遠超慶富獵雷艦弊案。也因謠言滿天飛、處處是機密,民進黨內許多非新系人士都憂心匆匆,但是也無人無膽出來指出問題,只能私下場合擔憂批評,卻也不敢公開吐露憂心,僅怕自己的政治生涯完蛋。
總之,蔡政府堅持要潛艦自製,只剩下無用的「面子問題」。除「絕不認錯」的政策執行態度外,在現實面幾乎是個高風險又低效果的案子。歸結疑點,來自美國的幫助,既霸道且消極;另一方面,蔡政府無法搞定台灣政軍商界的壓力,死不認錯,甚至動用媒體霸權來壓制社會上的專業質疑;而北京則坐壁上觀,看台灣能折騰到幾時?潛艦案機敏性高、科技含量大,預算絕對是天文數字,蔡政府目前還是說不出總預算到底要多少?本屆立院對於這些後續艦的預算問題,恐怕還有得吵。
以千億起跳的預算,樣樣是機密,沒有人知道錢會怎麼花?全都是政府說了算!而蔡英文自身對軍務並不熟稔,多半靠民進黨內派系人士操盤相關事務,前有扁政府時代末期的「鐽震案」借鑑,危機氣味已充斥其間。依照政治常理,越是趕公開嗆聲、教訓反對聲音者,其案件背後的利益恐怕越讓人難以想像。
台灣海軍真的需要「自製潛艦」?自製潛艦對台灣海軍的戰力提升一定有用?這是絕對論還是相對論?至今在一片媒體詮釋壓制的力量至上環境下,還有人有膽子質疑海鯤號潛艦的所有技術指標疑雲?台灣真的有能力從零開始自製潛艦?對防衛台灣的效益如何?澳洲政府當年花了三十多年時間,才將搞掉二任政府的柯林斯潛艦弊案導正,並且浴火重生。台灣海鯤艦案,是否已經可以開始放煙火開香檳?我們拭目以待。
※首圖( 圖片來源/台灣國際造船)
※延伸閱讀:國造潛艦即使成功 也無法掩蓋台灣國防沉痾